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龙岗民生

民生实事:公共充电桩建起来难用起来烦

  4月29日,本报“龙岗民声”报道了横岗街道天颂雅苑小区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成半年未启用,引起业主的不解和诟病一事。为了新源车的推广和使用,去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根据责任分工要求,龙岗区去年充电桩已经建设了300多个。如今该项工作落实情况如何?你住的小区安装了公共充电桩吗?龙岗区的充电设施建设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 1 充电桩建设规划 难以进场落地

  根据充电桩建设规划,坂田街道和成世纪名园大厦负一楼,是充电桩项目建设的场站之一。但此消息传出后,由于业主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的安全、用电、消防等不甚了解,担心充电过程发生小区电网不稳定、触电、着火等安全事故,遭到了小区业主的强烈反对,排斥建设单位在小区安装充电桩。

  4月28日,记者来到该小区地下车库发现,原本规划的公交场站和充电桩没有建起来,原来拟建充电站的地方成了一个汽车服务店。业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公交场站充电桩建设在业主的反对声中已“流产”了。

  现象 2 买了电动车 装不了充电桩

  “今年我买了一辆油电混合电动车,车身价是20多万元,享受了几万元的节能补贴。”家住龙岗中心城紫云庭小区的张先生说为了让车辆“真正发挥环保效果”,他着手申请在小区设置充电桩。但小区管理处以“设置了充电桩就等于是专属停车位”为由,拒绝了张先生的申请。“小区附近也没有汽车可以充电设施,汽车充不了电,我只能加油了。”

  记者走访龙岗中心城瑞华园等多个小区了解到,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充电设施不完善,电动车无法充电。”这成为不少电动车主的“心病”。不少市民表示,在现有情况下,不敢买纯电动车。

  现象 3 城中村安装 充电桩步履维艰

  刘师傅是电动出租车司机,住龙城街道爱联B区。受不限牌和“政策红利”的影响,他身边的不少朋友都买了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城中村原本车位就紧张,加上夏天正常用电都保证不了,导致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对于电动出租车,最主要是续航里程问题。之前听说海关大厦有充电桩,结果去了却发现根本不能使用。”刘师傅说。

  深圳比亚迪有限公司程经理说:“新能源车70%的用户居住在城中村,而城中村由于电量不足,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充电桩建设面临尴尬,这的确是目前充电桩建设的最大难题。”

  新建充电桩 八成未启用

  据介绍,龙岗区目前实际建成充电桩343个,包括快充和慢速两种类型,覆盖公共住宅和商住楼以及公交首末场站。在去年这批升级改造以及新建的充电设施中,只有天安云谷、招商依山郡停车场等为数不多的充电桩已投入使用,余下的80%仍未启用。对此,比亚迪公司解释说,由于需要走用电报装程序,申请时间周期较长。

  为了解新能源车的销售情况,记者走访了湛宝比亚迪4S店。去年10月“优惠政策”出台后,新能源车的销售“井喷”,仅今年3月,就销售了1700多辆新能源家用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充电桩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刻不容缓。虽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但充电桩建设仍面临着落地难、用电报装程序周期长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该如何应对和解决?本报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相关链接

  去年1月8日发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慢速充电设施须纳入新建建筑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及节能评估规范,保证充足电力增容,布线覆盖所有车位;已建住宅区按照不低于有效车位的5%、已建社会公共停车场按照不低于有效车位的10%安装慢速充电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