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龙岗区存在着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尤其是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域。对此,本报推出“关注龙岗区停车难系列报道”,前四篇报道了在龙岗部分地区存在的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临时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严重不足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为停车难建言献策。
还有没有其他好的举措来解决停车难题呢?这第五篇报道,记者从相关媒体报道中,收集整理了一些国内城市和其他国家在解决停车难题中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可以借鉴,以解决停车难题。
经验1 PPP模式建设立体停车场
2016年1月17日,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成立,试点引入社会资本,率先在西安开展PPP模式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主要由停车设备供应公司、停车管理公司、停车软件开发公司等企业组成。该协会会长冯小隆介绍,2016年1月6日,全国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在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康乐路开始试运营,可供248辆汽车同时停放,这是杨陵区市政局与一家公司以PPP模式进行的合作。
所谓的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公司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该停车场收费标准为:每日早晨8点至晚上8点为每小时2元,晚8点至次日早晨8点为每晚15元,包月停车为400元。此举极大缓解了当地的停车难题。
经验2 小区建机械停车设施可免审批
2016年5月,福建省全面简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审批手续,鼓励各地利用现有条件依法依规建设机械式停车设施。
为确保安全,福建省机械式停车设备建设按照特种设备管理,各地在建设此类停车设施时,必须购置取得许可的机械式停车设备。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等情况书面告知设区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该项举措积极有效推动了当地停车场的建设,增加停车位,解决市民停车难题。
经验3 白天为行车道晚上是停车场
在英国伦敦老区,不少双道马路在路中间黄线两侧,画有斜向来车方向的停车线,并标有可停车时间限制。平时这个车道就是普通的行车道,而到了晚上规定时间内,只见这些停车格,一下子停满了各式家用车辆,只留路边靠建筑物一侧的道路供车辆通行。
这种方式满足了城市中夜间停车需求大,又解决了那里地皮不足不能建设太多停车坪的问题。到了早上,这些停在路中间的车按时散去,那里又恢复为快车道,车来车往。而在晚上非繁忙时段,单道行车足以满足交通需要,还不会因为在路边停满汽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妨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救火及救人。 (刘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