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9日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3年,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提振士气、齐头并进,以更高站位谋更全面发展,为辖区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注入新生机、新活力:

  污染防治攻坚有新进展——大气环境质量六项指标连续8年优于国家标准。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94.8%,同比改善4.7%;臭氧评价浓度1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3%。优良河长占比为67%,同比提升9%。6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2个噪声考核点位昼间达标率100%。

  基层环境治理有新动作——建成以“一个库、一平台、一张图、两服务”为核心的区级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全市率先建设远程智慧无人机场巡飞平台。全市创新建立环境风险“东部应急联盟”联防联控机制。揭牌全市首个生态环保议事厅。环境违法立案宗数、处罚金额均列全市第一。辖区年信访总量连续四年下降。

  绿色低碳发展有新突破——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碳标识、产品碳足迹服务体系。率领龙岗企业碳产品走出国门亮相COP28“中国角”。全省率先发布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指引。发布全市首个3D生态环境数字藏品及“两山”环游地图。举办龙岗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一周年成果发布暨媒体见面会。发布全省首个“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的“龙岗两山指数”。在全国生态文明论坛分享“两山”建设经验。

  促高质量发展有新举措——率先推出生态环境领域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18条。全国率先开展东江流域企业环保合规体系建设。完成龙岗区首个区域环评发布实施。完成首个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审批试点。

  生态文明宣传有新力量——推出全市首个3D生态数字纪念徽章,举办全市首个生态文明主题无人机点亮夜空行动,发布全区首支环保专题《让中国更美丽》MV。发布龙岗“两山”地图并首启“龙岗生态号”大巴小手牵大手环保公众参与活动。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本,当好污染防治攻坚“主力军”

  印发《关于全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深圳市龙岗区2023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制定《2023年龙岗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攻坚实施方案》及11个子方案,以生态文明考核为抓手,统筹推进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高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强化扬尘管控治理。全市率先启动“微克”行动,扬尘治理“无死角”,责任落实“无断档”,问题整改“不拖延”,智能喊停“不起尘”,累计巡查2631家次。试点AI智慧工地建设和管控,累计抓拍953条扬尘污染问题,61条黑烟污染问题,结合远程喊停等手段,及时督促工地落实整改。二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精准减排。举办“清凉一夏 为你加油”活动,为市民送福利、为企业送服务、为车主送关爱,降低油气影响。落实VOCs、NOx排放量滚动核算工作,完成563家次重点企业信息申报审核任务,72家重点企业现场核查与排放量核算工作。有序推进涉VOCs工业企业分级管理工作,对72家企业进行评级,实施差异化减排。开展活性炭专项检查,完成40家企业活性炭碘值抽测,推进企业定期合理更换活性炭。三是开展NOx排放控制。强化机动车路检路查,严格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对全区52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完成124台用车大户和非道路机械油品快检,对辖区内59家用车大户企业和高频超标车开展入户检查。四是加强不利天气精准应对。共启动8次31天大气强化减排工作,组织各部门各街道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面源等减排工作。2023年,我区年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同比改善4.7%,臭氧评价浓度1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3%,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2.高标准开展碧水提质行动。一是强化河流水质管理。2023年,河流考核断面达标率98.5%,考核断面优良率67%,同比提升9%。二是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坪西社区花园老屋球场”考核点位水质均值达到Ⅳ类要求。三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纳入考核的6个水库水质月均值、年均值均达标。四是持续做好涉水面源污染整治。涉水面源排查全面率96.7%,同比改善1.9%,整治合格率96.5%,同比改善3.8%,均达到考核要求。五是推进入河排放口排查整治。统筹开展新一轮入河排放口排查工作,推进问题排放口的整治,3个问题排放口已采取截污措施进行整治。六是落实陆源入海污染总量控制,深圳河河口总氮浓度均值为4.86mg/L,达到考核要求。

  3.高水平推进净土防御行动。印发《龙岗区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辖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龙岗区坂田天安岗头城市更新三期(下)”等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督检查,召开39场次土壤调查报告专家评审会,保障辖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4.高规格推动固废管理工作。推动212家工业园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暂存、集中收运,逐步解决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投混运问题,实现工业固废“双降(处置成本、贮存风险)一保障(企业权益)”。全市率先上线“医废收运智慧服务”小程序,推出“预约收运”“医废滴滴”等功能,节省运力约30%,有效解决医疗废物收运空跑、空等、浪费运力等问题。实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两查一评”,实现“全量收集、全量处置、全程规范”,累计安全处置医废2.6万吨。

  (二)以贯彻“双碳”部署为核,争做绿色低碳发展“领航员”

  1.全面推动“双碳”示范。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碳标识管理服务体系,推出全国首个企业碳画像IP,建立“企业碳标识”“产品碳足迹”“智慧‘碳路码’”三位一体企业全景碳画像体系,并开展碳标识管理服务体系项下的“碳足迹”工作,率领龙岗产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深圳专场活动,向全球展示龙岗“碳”路先锋风貌,助力企业减轻欧盟碳边境税调整机制对产品出口的压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布《龙岗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指引》,开展“全阶段管理”“多类型应用”“多主体参与”“‘保姆式’指导”的碳排放管理。发布全省首个“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的“龙岗两山指数”。指导龙岗区119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2022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工作。深圳龙岗区坪馨苑、深圳地铁5号线上水径车辆基地成功入选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三批试点项目名单。

  2.持续擦亮两个“国字号”金字招牌。深化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创建成果,开展“两山指数”体系指标年度测算和“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调查,构建龙岗“两山指数”测算方法,评估龙岗“两山”指数等级、建设水平及成效。创新发布全市首个3D生态环境数字藏品及“两山”环游地图,深入推广龙岗生态文化。在成功创建“两山”基地一周年之际,龙岗区作为优秀代表,获邀参加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并作创建经验分享。举办龙岗区“两山”基地建设一周年成果发布暨媒体见面会等活动,推动具有龙岗特色的工业大区“两山”转化路径从“亮相”到“出圈”。

  (三)以强化执法效能为重,当好基层环境治理“勤务兵”

  1.加强环境信访化解。进一步强化领导包案制度、领导下访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在全市率先采用远程智慧无人机场调度系统,在辖区布设10个自动无人机场,巡飞面积覆盖全区80%以上,破解空间与地域的限制,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摸清辖区楼企分布情况,形成信访处理“一张图”,实施挂图作战,并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等巡飞技术,结合地面在线监控“环境哨兵”,实现污染物源头追踪,精准治理,有效化解了平湖天鹅湖畔、坪地吉祥悦府、深惠交界牧云溪谷等一批重大废气扰民案件。与龙城街道共同创设全市首个环保议事厅,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合力会诊平台,以“小窗口”解决人民群众家门口的环境治理“大问题”。2023年,龙岗区受理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28.85%,民生诉求案件办理满意率99.94%,排名全市前列。

  2.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持续开展“利剑七号”等执法专项行动,创新构建“局队站”融合工作模式,以“机构整合、业务融合、行动联合”为工作目标,全面打通业务管理、行政执法和环境监测“三通道”,由局领导带头,将机关持证执法人员列入一线环境执法工作范畴,建立“科所站”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协同工作机制。查处首例向市政管网偷排废水涉刑案,首宗社会检测机构“伪造监测数据”案。完成全市首宗环境损害多元替代生态修复案例。2023年,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宗数和金额均列全市第一;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宗。加强生态环保铁军建设,配备管道机器人、红外遥感监测、“环保哨兵”等科技设备,完善着装、车辆等统一标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获得全市第五届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两个单项第一名,团队二等奖。

  3.强化环境应急安全管理。一是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牵头组织龙岗、坪山、大鹏、深汕生态环境部门,组建“东部环境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以“优势整合,互惠互利”“联合处置,合作共赢”“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为原则,推进建立“信息共建共享、资源优化整合、互动交流促进、协同快速响应”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夯实区域环境风险防线。举办全区环境应急演练,提升多部门快速协同作战能力。参加全市第四届环境应急大比武,获得团队三等奖。二是加强环境安全检查。聚焦危化品、有限空间等专项检查,紧盯“汛期”、节假日期间督导检查,全年开展专项检查195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570条。此外,加强警示教育,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氛围。三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市率先开展碳减排背景下工业固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推行园区工业固废集中暂存、集中收运规范化管理。探索开展工业集聚区生态环境监管“园区自治”模式。全市率先推行医疗废物“预约收运”“医废滴滴”“智能称重”。2023年累计安全处置一般工业固废38万吨,危险废物约14万吨,医疗废物2.6万吨。四是强化新领域环境监管。开展平湖金融基地区域土壤污染调查试点。率先完成全区4790家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任务。率先查处无辐射安全许可证从事射线装置使用活动案件。

  (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先,争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员”

  一是全市率先推出生态环境领域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18条,围绕“一个主线”“两个聚焦”“三个强化”,提出系列助力企业纾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措施,并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2023年企业帮扶工作方案》,创新“致龙岗企业家的一封信”“企业座谈会”“现场调研”“设置企业服务专员”“开通局长信箱”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惠企助企政策。分专题召开重点企业、电镀企业、涉VOCs总量企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4场,涉及企业188家次。为100家专精特新、工业百强、亿元以上等企业提供了环保体检服务,局领导带队走访企业82家次。环保专员联络社区和企业944次,协调解决环境问题5618宗。二是发布《龙岗区推进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不断激发企业绿色活力,助力企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建设银行龙岗支行签署《“双碳”绿色生态金融合作协议》,打通减污降碳绿色金融通道,建立互认绿色低碳企业名录库,发放首批“双碳”贷款,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减污降碳。三是持续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改革工作。以宝龙科技城为试点,印发实施全区首个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区域内企业由“环评”管理进入“清单式”管理,实现“拎包入住”,大大简化企业落地手续。同时,不断扩大试点效应,平湖、坪地、龙岗等街道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相关政策红利正向全区推广。

  (五)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根,当好生态文明宣传“新主播”

  围绕“一专题一亮点”“一路线一特色”“一生态一文化”,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教活动,举办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吸引80余万人次参与。推出全市首个3D生态数字纪念徽章,联合社会各界代表录制《让中国更美丽》MV凝聚环保力量,举办全市首个生态文明主题无人机点亮夜空行动,开展粤港澳青少年骑行及citywalk生态研学活动,发布生态龙岗“两山”环游地图,首启“龙岗生态号”大巴,举办“两山”一周年媒体见面会等,持续创新环保宣教形式,推动公众深度参与续写龙岗“两山”故事。开展生态大巴环游“两山”地图小手牵大手活动,邀请亲子家庭打卡“两山”路线,播种绿色种子,带领公众近距离感受龙岗绿色发展实践,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全年累计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4次,创建2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3个绿色企业,在国家、省、市等媒体平台累计发布文章240篇,不断扩展环保宣教阵地,持续深化龙岗生态文化影响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将坚持“治理、清理、管理、梳理”并重,系统打造“多+”模式,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出色出彩:  

  (一)围绕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环境要素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聚焦大气指标攻坚。深化AI智慧工地、AI道路保洁技术运用,强化“人防+技防”结合。探索推动政府工程将扬尘治理经费纳入工程造价。考虑将扬尘污染防控责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计分体系,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强化VOCs滚动核查工作,试点中小企业VOCs治理,推动重点VOCs企业深度治理和ABC分级管理。持续开展活性炭专项检查,开展企业活性炭碘值抽测。聚焦水环境改善。建立“河道断面—排口—管网—汇水区—污染源”链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小废水企业、餐厨果蔬垃圾处理等废水拉运企业的管理,避免工业废水入河。开展“雨季行动”,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区发现问题整改。聚焦土壤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建设用地环境监管工作,加强(疑似)污染地块现场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开发利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持续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工作,以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努力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聚焦固废管理升级。建立联合巡查机制,整治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混投混运”问题;在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暂存与收运的园区试行“危废共享仓”,促进企业成本与风险“双降”、权益保障“一提升”。聚焦噪音污染防治。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轨道等部门联动,积极开展和优化声功能区划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开展我区声功能区划分工作。

  (二)围绕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资源整合死角清理“多维联动”。加强源头防控。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新增“两高一低”项目。落实宁静城市建设要求,加强现状交通干线两侧新建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准入审查,探索建立“楼路矛盾”源头控制新机制。落实排污许可。将固废、土壤、工业噪声等管理要求,VOCs与NOx的产生量、排放量、减排量等依法纳入排污许可。推动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联动审批。加强排污许可与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制度的衔接。注重能力建设。突出科技引领,加强执法装备使用,推进区级智慧环保系统深化项目建设,推动传统的执法模式向数字化执法模式转变。聚焦电镀、线路板等高风险行业,建立“排查—评估—整改—复核”监管模式。突出规范建设,做好执法人员执法履职评价。注重核辐射、新污染物等新执法领域,强化“以赛促练、以演代战”,持之以恒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生态环保铁军。做好督察准备。全面梳理前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环保督察案件办理情况及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提前着手组建省环保督察迎检小组,做好督察迎检准备。

  (三)围绕“两山”示范创建,坚持以绿为底、双碳引领管理“多措并举”。优化完善企业碳标识管理体系,持续以企业碳标识管理评价为导向提供绿色低碳发展帮扶服务,推进企业减污降碳。持续推进近零碳试点示范工作。开展龙岗生态系统碳汇资源调查研究。完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的“龙岗两山指数”。深化“两山”环游地图使用与推广,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与龙岗生态文化。全力推进红花岭矿坑生态修改项目EOD模式申报工作。

  (四)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点带面系统梳理“多元施策”。继续立足低碳示范区定位,做好“碳”文章。深化“双碳”绿色生态金融应用,为“低碳”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及“五优先”服务。推进企业碳标识体系应用与拓展,为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碳足迹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拓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覆盖面,推进已实施的宝龙科技城区域环评成果落地见效,加强成果在多规合一及CIM平台上的应用。推进其他9个街道区域环评的编制、审查和实施工作。深化开展全生命周期环保合规体系建设,推进合规评价与环保监管互融互促,形成政府、企业、行业联动机制;制定分级激励措施,切实惠及企业,提高企业的合规意愿和合规参与度、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