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第7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其中,位于龙岗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共78人入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上榜人数双双创新高,44人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65人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39人入选双榜单。入选学者涉及31个子学科领域,其中,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运筹学、自动化工程等领域入选40人。
据了解,港中大(深圳)自2014年建校以来,规划计算机数据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四大学科群,实施“9+3”薪酬制度,鼓励教授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积极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和服务,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人才环境。截至目前,学校已引进65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6名、各国院士超40名。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是港中大(深圳)重点学科方向之一,此次榜单汇集罗智泉、李海洲、崔曙光、张瑞、张大鹏、黄建伟等一批杰出专家人才。罗智泉院士领衔的大数据研究团队,在5G网络优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业界重要奖项。李海洲院士作为国际语音通信学会(ISCA)的首位华人主席,在语音语言处理和类脑计算领域享有盛誉。崔曙光院士致力于未来智联网络研究,荣获加拿大工程院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两院院士的荣誉。
此次榜单中,在材料与化学领域,唐本忠院士作为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发现者和聚集体科学研究的领军者,开辟了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引领的全新学术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公共政策学院创院院长郑永年教授上榜,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的研究。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8人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该校此次入选的8位学者分别为人工智能研究院梁中明院士、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秦庆华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胡希平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王伟教授、材料科学系程俊业副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何田依依副教授、经济系Farrukh Muhammad高级讲师、计算数学与控制研究中心Saravanakumar Ramasamy高级讲师。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是斯坦福大学John P.A.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合作的项目成果,发布在Elsevier旗下的Mendeley Data网站上。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根据“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提供面向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客观真实反映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