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3D眼镜观看大热游戏《黑神话·悟空》、通过手部动作浏览唯美全息星空、在数字全息仓制作自己的孪生“数字人”……又到开学季,来自深圳市龙城街道为辖区学生们送上了一份特别“开学礼”。
9月1日,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在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展示中心举办“趣学龙城 玩转第二课堂”发布会。
活动现场,龙城街道全新发布“思政实践、科技筑梦、绿美家园、艺文创意、名校研学”五大主题的“第二课堂“,首批设立22个点位,涵盖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深圳富翔航空科普研学基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特美珐琅画创作交流中心、龙城CC创意街区等地。
这意味着,酷炫的科创实验室、底蕴深厚的名校、绿意葱茏的生态公园、创意满满的艺术中心……这些都将成为孩子们在课本学习之外的“第二课堂”。
作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核心区所在地,龙城街道此次全新发布首批“第二课堂”点位清单,是该街道聚焦“街道所有、企业所能、学校所需”,充分盘活辖区高校、科技企业和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政校企三方携手共同探索产教融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来,龙城街道“第二课堂”将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多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促进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支撑。
第二课堂,也被称为课外教育或拓展教育,是指学校在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结合学生兴趣与学校资源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活动。
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打造“第二课堂”,正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据龙岗区教育局局长白黎敏介绍,深圳推出一批试点学校,从本学期起,每两周将有半天时间在校外进行课程教育,内容涵盖所有主科。这项改革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办教育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接受全面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在这个改革的关键契机,龙城街道率先筹划并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正是契合了这项改革的精神。” 白黎敏说。
“最鲜活的教材来自社会之中。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有意思、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广阔舞台,共同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相宏说。
龙城街道地处龙岗中心城区,全区行政、文体、商贸中心。教育资源集中,区位优势突出。
“全街道现有各类学校140所,在校师生12万多人,是全区最多的。”龙城街道龙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王轩介绍,龙城街道现已汇聚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之家等一系列思政教育基地;集聚了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超频三智慧展厅、深圳富翔航空科普研学基地等一批科创展览馆和企业;拥有各类公园46个,绿道102公里,文体场所372家,是提高少年儿童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优质资源。
如何活用这些资源,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
龙城街道为第二课堂项目精心设计了“三个一”计划,即——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考察,挂牌一批优质教育基地;开展一条研学体验路线,串联多个基地,设计多个单元,组织广大师生参观、体验;组织一场评选活动。以“我最喜爱的第二课堂”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演讲等评选活动,推广优秀的第二课堂。
在龙岗区恒明one园区,一批来自龙城街道的中小学生在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展示中心参观、互动、体验、实践,现场开启一场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
“冲冲冲,冲向最高的巅峰!冲冲冲,做我自己的英雄!” 伸展双臂、屈膝、跺脚……人形机器人在劲歌中热舞,吸引在场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在活动现场,龙城街道辖区企业——韩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科学素质教育领域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硬件产品。
“这些机器人运用了来自华为和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完成舞蹈、足球、格斗、曲棍球的动作,在接下来的第二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将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研学课程。” 韩端科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机器人,未来将成为龙城中小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的“学习伙伴”。
“现场布置非常优秀!” 来自深圳中学龙岗学校的张同学说,“(这节第二课堂)整体布置围绕着深圳特色的科技产业展开,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创意产品,便于我们中小学生理解,切合了发布会的主题,同时响应了国家的教育政策。”
“我对显示屏还有音响、耳机非常感兴趣。” 来自深圳中学龙岗学校的王同学正在尝试用手环连接展示台上的音响。随着音响连接成功,一首“ See You Again"在展示厅响起,孩子们随着音乐兴奋不已。
来自龙城初级中学的孔同学对这次体验好评连连。他表示,最喜欢展示区陈列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和乐高也颇受其他孩子欢迎,两米长的展示台前挤满了人。“可以买一个吗?” 不少孩子们纷纷询问。
未来,在龙城街道,还将有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第二课堂”生动开课。龙城街道将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更生动活泼的课堂、更有趣丰富学习体验,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跨越课堂边界,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化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搭建起载体平台,助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