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岗区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7MB2D2805X7/2024-00116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水务局 成文日期: 2024-10-24
名称: 大芬水分洪箱涵:砥砺驯水换一方安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大芬水分洪箱涵:砥砺驯水换一方安澜

发布日期:2024-10-24  浏览次数:-

  大芬水分洪箱涵是布吉河(龙岗段)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为大芬水河道上游大芬油画村西南2号门,终点在海马家私段接入老河道,总长1.14公里,其中644米为城市超浅埋暗挖隧洞,498米为明挖箱涵段。该工程于2018年开工建设,2021年5月完工。它的建成,使大芬油画村、木棉湾等多片区的防洪能力由“35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

  大芬水位于布吉街道东北部,是布吉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全长2.26公里。曾几何时,大芬水每逢暴雨,溢出河道的河水肆意袭扰着大芬油画村和木棉湾一带的居民。2018年,龙岗区委、区政府投入1亿多元兴建大芬水分洪箱涵,系统解决内涝问题。如今,逢汛必涝的大芬水已成为沿岸40多万居民遥远的记忆。

5f13b986534aa93cc5ee1d9bb09562f.jpg9bdbbec302ef86abdba1b6c53aca807.jpg

(治理后的布吉河河道)

  地势低洼逢汛必涝

  晴日的大芬水沿岸,四处鲜花绽放,天空澄澈如洗。

  “以前,我们对大芬水爱恨交织。”土生土长的大芬人陈伟娟说。

  陈伟娟说的“爱恨交织”,与大芬水的“顽劣”有关。

  20世纪80年代以后,深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河流淤塞污染,水质江河日下。在大芬,成片的来料加工厂拔地而起,让其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忆起往昔,陈伟娟依旧清晰记得大芬水“生病”的过程。

  比起水质的病变,因河道行洪能力不足而时有发生的内涝问题,更是大芬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疤。2018年,以布吉河(龙岗段)综合整治工程为契机,龙岗区委、区政府拉开了治理大芬水内涝的序幕。

  “我们当时对大芬水的河道、河床以及沿岸的地形地势进行了深入勘探,最终得出结论:大芬油画村的内涝问题首先与该区域的地形有关。”龙岗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深圳河流域组负责人欧添雄介绍,经过勘测,大芬油画村低洼处的海拔仅32米,不仅比周边的龙岗大道低5米,比布沙路低2米,甚至比大芬水当时32.8米的“5年一遇”水位还要低,“一遇上暴雨,村内的水排不出去,而下游的河道又比较狭窄,上游的河水冲灌进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它的内涝问题。”

  此外,防洪标准较低、建设工艺落后的排水涵亦是导致大芬油画村一带逢汛必涝的一大原因。“排水涵落后,就会导致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防洪标准只能达到3至5年一遇。”欧添雄说。

  系统治理分段实施

  “历史上,无论是龙岗区还是布吉街道,都对治理大芬水进行过一些尝试,但效果均不太理想。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完善,对大芬水的治理开始逐步转向全流域的系统治理。”龙岗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郑玄洵介绍。

  在区水务局精心组织下,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对大芬水沿岸的人口分布、建筑布局、产业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了“全河段系统拓宽实施综合治理”和“龙岗大道分洪+河道局部拓宽”两大方案。

  “所谓全河段系统拓宽实施综合治理,就是将防洪排涝、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融为一体,并做好城市开发与流域治理、河道整治与土地整备、防洪治污与岸坡修复、生态修复与景观治理、绿道建设与文化发掘‘五个结合’。”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于锐锋介绍。依据该方案,工程采取以下举措:其一,在长约0.49公里的大芬水布沙路—大芬沃尔玛段新建2孔5.0×3.0米箱涵;其二,结合木棉湾村城市更新单元,在长约0.91公里的木棉湾村沿河路段对其河道进行拓宽;其三,保留长约0.45公里的龙珠花园暗涵段现状。

  至于“龙岗大道分洪+河道局部拓宽”方案,则是按照空间均衡的理念,统筹防洪治涝、城市排水、环境治理三大任务,系统构造安全健康的立体排水体系。

  基于上述两个方案,新建全长1142米的大芬水分洪箱涵成为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于锐锋介绍,在深入分析了箱涵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结构后,项目团队最终根据施工工艺将其划分成了三段:第一段为上游布沙路明挖箱涵段,长约238米;第二段为中游暗挖隧洞段,长约644米;第三段为下游龙岗大道明挖箱涵段,长约260米。

2f2451ff9ccb0d81960a6b87de576ac.jpg

(河道建设中)

  敢闯敢试连过难关

  大芬水分洪箱涵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具有管线复杂、交通疏解难度大、暗挖作业里程长等困难。面对极其苛刻的施工条件,龙岗区水务局、布吉街道等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参建各方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上千位劳动者昼夜奋战在一线,全力以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单位——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项目经理陈明辉说,由于箱涵施工紧邻大芬油画村,不可避免地给油画村商户的日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工程一开始遭到了不少商户的反对。“在龙岗区水务局、布吉街道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一做通了120多家商户的工作。”陈明辉回忆道。

  除此之外,交通疏解也是一大难题。“工程需要在布沙路、龙岗大道等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上占道施工,疏解难度很大。”陈明辉介绍,对此,参建各方多次调整施工方案,最后采用明挖法、盖挖顺做法、盖挖逆做法、盖挖半逆做法等多工艺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占道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历经千难万险,最大的考验还在施工本身。

  “在上游布沙路明挖箱涵施工中,需要分三次交通疏解倒边实施,同时还要对拆下来的部分老箱涵进行恢复……”回忆起施工中的点滴,施工牵头单位—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南云军感慨颇多,有一处施工基坑两侧距离大芬人行天桥仅有3米,为了保护深埋地下10米的高压电缆,项目部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决定采用逆作法施工。2020年12月10日,该基坑顺利浇筑,为分洪箱涵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暗挖隧洞段全长644米,下穿龙岗大道、人行天桥、木棉湾地铁站出口、佳兆业广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地面沉降十分严格,堪称整个分洪箱涵建设中风险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从进场的场地协调,到复杂的交通疏解、管线迁改;从挡墙的支护到设计方案的再三优化,参建各方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谨慎勘查、仔细评估,直至确定最优施工方案。

  南云军介绍,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围岩的变化情况,决定打破传统统一工艺原则,采用管棚、深孔注浆、钻孔劈裂、静爆、二氧化碳爆破、非电爆破、悬臂掘进机、机械破除、数码雷管爆破等多工艺结合的方式施工。2020年12月30日,暗挖隧洞顺利贯通。

  在有限的空间场地里,对整个环境进行深化和再造,考验着施工队伍的技术与能力。下游明挖段分洪箱涵连接暗挖隧洞与大芬水河道,涉及管线迁改、新建顶管、打桩支护等多项工序。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先后开展7次交通倒边和交通疏解以及6次设计变更。此外,为保证进度,项目部24小时作业:夜间作业为避免扰民,项目部见缝插针安排钢筋绑扎、搬运材料等噪声小的工作;白天则开展土方外运、破除路面、桩机施工等作业。2021年4月21日,下游明挖段浇筑完成。

  2021年5月12日,大芬水分洪箱涵全线贯通、正式通水,标志着布吉河(龙岗段)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至此,布吉河(龙岗段)防洪标准由局部最低“3至5年一遇”提高至干流“100年一遇”、支流“50年一遇”。

7c19311973e4c52dd46ce4aeb34a3a6.jpg

(箱涵施工中)

  暴雨来袭安稳如山

  2021年6月22日,大芬水分洪箱涵工程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场“大考”。

  当日上午,深圳气象台发布红色暴雨信号预警。当天6时至9时,布吉街道累计降雨量达54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达30.9毫米;当日8时,大芬水上游南湾片区最大小时降雨量为41.5毫米,为50年来之最。暴雨刚下,大芬油画村、木棉湾一带的40万市民便立即进入警觉状态:刚刚建好的大芬水分洪箱涵能护他们周全吗?

  风停雨歇,人们担心的内涝并未到来。据彼时的监测数据显示,暴雨过后,大芬水沿河路段河道水位仅上涨约50厘米,占河道行洪断面的三分之一左右。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2023年9月7日17时,一场历史性大暴雨突然袭来。

  据深圳市气象台消息,此次降雨打破了龙岗区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历史极值,全区32个自动站中有25个站点累计雨量达特大暴雨级别,30个站点累计雨量达大暴雨级别。由于雨势非常迅猛、累计雨量大,龙岗河干流沿程水位迅速上涨4.31米至8.22米不等,龙岗河的洪峰和流量都超过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的影响。

  那晚,大芬油画村人的内心无比忐忑:面对这场历史罕见的暴雨,大芬油画村还能像前几次那样全身而退吗?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项目执行经理张渝松既是大芬水分洪箱涵工程的建设者,又是大芬油画村商户中的一员。那天傍晚,他正开车走在回店里的路上。漫天暴雨倾泻而下,临近大芬油画村的龙岗大道上的积水已没过脚踝,惶恐不安的张渝松准备回到店里就立刻去搬沙袋防水。可令他感到惊喜的是,店门口积水并不深,并不需要堆沙袋。张渝松又赶紧跑到大芬水河边查看,河水并未像往常那样迅速上涨,箱涵中的水位离设计的水位极值还有大约一米的空间。

  大芬水分洪箱涵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而对于于锐锋等龙岗治水人来说,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大芬水分洪箱涵的成功并非孤例。“十三五”期间,龙岗对全区57条河道按规划标准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一批重点防洪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岗头河、同乐河等内涝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以水库、河道、泵站等设施为主体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防洪减灾能力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通过改造排水管网、新建雨水支管和雨水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管渠清淤等措施,全区内涝多发频发的态势得到缓解。“十四五”以来,龙岗区通过工程或管理措施累计消除67处内涝积水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进一步提高到20—30年一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等因素影响,极端特大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城市防洪排涝面临新课题。为此,龙岗区加快构建完善“上蓄、中滞、下排”的大防洪排涝体系,打造安全韧性的宜居城市。通过新建调蓄湖,深度挖潜水库、山塘的调蓄能力和智慧水务的调度,有效实现雨洪拦蓄错峰;通过山水截排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峰值,缓解下游排涝压力;通过打通雨水管网及河道瓶颈,整体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通过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和居民的应急抢险自救能力。坚持系统治理,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观察眼:微澜之中可见日月

  龙岗是被水厚爱的城区。四季丰沛的降水和遍布全区的水系在漫长岁月里滋养了这方土地,哺育了生生不息的龙岗人,也给这座城区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

  龙岗也是饱受“水病之苦”的城区。频频发生的城区内涝,让龙岗人一次次涉水出行、“开车如开船”,身心之累苦不堪言。

  正因如此,龙岗把治水摆在了突出地位。1.14公里的大芬水分洪箱涵,放在深圳的一众名川大河里何其微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从逢汛必涝到告别“水浸街”,这1.14公里,却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全区的治水治涝之路。

  这1.14公里,足以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标本。

  说它是标本,是因为“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的治理之道值得解剖研究。龙岗治水并非新鲜事,光是小小的大芬水,历史上动过的“刀子”就不计其数,但收效甚微。直至大芬水分洪箱涵的建成,这才得以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找到了治水兴水之路。

  说它是标本,是因为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攻坚之路值得大书特书。交通疏解之难、沿线房屋之密、施工工期之紧、隧洞地质之多变、地下管线之复杂……随便拎出来一条,都是令人望而却步的“拦路虎”。险隘之围万千重,却吓不跑筚路蓝缕的龙岗治水人。群众工作不好做,那就昼夜星驰、水滴石穿地做;传统工艺不管用,那就赤条条开一个先例,凿掘出一条条明朗大道。

  治水之难、治涝之艰,何尝不是治城不易的 一道缩影。没有“钉钉子”的坚毅,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没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怎能有今天的“一江碧水向东流”?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大芬水这片微澜,定能激起更多、更璀璨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