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7-05-09
名称: 坪地街道创新打造全市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数字化互动式体验馆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5-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坪地街道创新打造全市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数字化互动式体验馆

发布日期:2017-05-09  浏览次数:-

  龙岗经过20多年发展,迈入了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建设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培育现代文明市民?如何把“互联网+”引入文明创建、融入百姓生活?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内心?

  今年4月7日,一个“可听、可看、可想、可触摸、可问答”的全数字化交互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在坪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内落成了。该馆也是深圳市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开馆一个月来已经成了深圳众多市民,学生前来体验,参观,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礼的地方。

  体验:用趣味互动代替说教,体验馆内欢乐多 

  “快来看我的‘富强鱼’,还有我的‘爱国鱼’”,“我又做对了一题”……5月6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5月6日上午,记者在坪地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测评区看到了这样的“选择题”区域,若回答正确,屏幕上会显示一张大大的笑脸,若回答错误,则出现哭泣的表情。这是体验馆的测评区,体验者可随机抽取10道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答题,然后脚踩相关按钮。“今天我得了好多笑脸。”正在答题的一名小学生玩得很投入,久久不愿离开。

  “这个环节最好玩。”坪东学校一名四年级学生开心地告诉记者。“复兴梦愿景墙”内,学生们正将一幅幅亲手画出的鱼、祝福,还有写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名词等放在电子扫描仪下,270°弧形屏幕的愿景墙上就会显示出孩子们的心声和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动漫场景图。

  该体验馆由理论篇、践行篇、成果篇、测评区、愿景墙等六大篇章构成。除了以上六大区域外,馆方别出心裁地设置了电子宣誓以及空中翻书等多个趣味项目,通过不同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不再局限于书本,让市民“可听、可看、可想、可触摸、可问答”。

  “体验馆通过数字、图文、微视频等趣味模式取代了以往灌输、说教模式,打造了体验式学习课堂,孩子们通过游戏了解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该馆创始人严劲武表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创办体验馆的初衷之一。“比如,在文明搜搜搜虚拟互动游戏场景中,我们将公共场合与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制作成虚拟场景,图书阅览室礼仪、乘地铁礼仪与旅游观光礼仪、机动车驾驶规则等做成‘找茬’的互动游戏,让体验者在搜寻不文明行为中接受教育与启迪。”严劲武介绍道。

  有意思的是,该馆还利用现代影视抠像合成技术,首创了全国第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子宣誓屏。体验者只要举起右手,即可在体感互动技术的指令下,完成一张能生成二维码的宣誓照片并上传到手机。

  意义:宣传方式有新意,内容还将逐步升级 

  “这种宣传方式很有新意,容易让孩子发自内心理解,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暑假一定带孩子过来感受。”来深圳出差的王先生慕名参观了体验馆,王先生表示,过去,自己和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起比赛背诵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背诵很容易,但很快就忘记了,而且儿子对其中的含义并不理解。“当时要有这个体验馆就好了,孩子和家长也不会那么费劲。”

  据了解,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坪地街道分别建立了两套运营机制。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建立与学校四点半学堂对接机制,实行每周定期开放,并设立学生志愿岗,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讲解员队伍。

  针对社区居民、企业员工,采取落地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百微”工程同步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精髓,制作成100个能生成二维码或图文导引标题的微互动、微页面,除在微信公众号传播外,还举办线下宣传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对接互动。

  坪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充分利用现代全息投影与红外感应技术,通过视频、声音、图文、现场虚拟场景等多种形式让人们参与体验,呈现布局数字感、内容动态性、形式多样性、功能拓展性等四个特点,力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让高深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以观众需求为主导,变传统的静态展示为生动的体验互动感悟。”坪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作为深圳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目前,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主。体验馆将成为深圳文明美德传播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新入户市民培训基地,“此外,还将根据不同时间段,分不同主题对宣传内容进行逐步更新,比如,宣传家文化,清明节对青少年进行追思教育,劳动节表达对爱岗敬业劳动者的敬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