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政务动态 > 新闻报道

履职为民的厚实答卷,龙岗区政协历时近两年督办市民公共健康问题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07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公共健康安全需警钟长鸣。近年来,随着猝死事件频发,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和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配置的使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AED,并进行培训推广AED的使用。

  2020年1月14日,龙岗区政协委员王胜鉴在政协深圳市龙岗区五届五次会议上建议在全区加大重点场所的AED配置力度。该建议当场获得时任龙岗区主要领导回应,表示龙岗将采购1000台AED设备,重点布局在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从建议提出到落地执行,龙岗区目前已配备1614台AED,并通过AED的使用,去年以来,全区先后挽救了2名患者,AED“救命神器”的效果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加快普及AED配置应用 “救命神器”显威力

  2020年12月14日,家住龙岗区横岗街道的涂先生(化名)在上班途中突发心脏疾病晕倒,幸运的是被路过的群众用附近配置的AED救起。值得一提的是,涂先生事发地是龙岗区公共场所配置1000台AED的其中一个布点,该布点于事发前一个月安装完成。

  涂先生成功救治案例背后,AED配置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什么是AED?AED又能为患者带来什么效用?

  AED是一种供非医务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被坊间誉为“救命神器”。据统计,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死亡人数约55万人,其中87%发生在院外,而院外发生猝死事件,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分钟。在宝贵的“黄金四分钟”内正确使用AED设备并实施心肺复苏,能极大地提升院前急救质量,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目的。

  而截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共安装1645台公共AED,每10万人仅配备13台,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市民对AED急救设备和急救知识的了解更是十分欠缺。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让AED触手可及,龙岗区政协高度重视委员关于加大重点场所AED配置力度的建议,把在公共场所安装AED配置列为2020年重点民生提案之一,并制定《关于加快普及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公共急救的建议》。从方案制定、招标、选址、人员培训到设备安装落地使用,区政协秉承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参政议政理念,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对AED配置使用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多次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到其中各环节,为AED装配使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推动1000台AED配置落地见效,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6月,全区共安装AED1614台,占全市AED总数的30%,安装数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市级项目配备614台,龙岗区自行配置1000台,人口配备密度全国领先,每10万人配备量达40.6台,超过全市配备平均水平,大大提高了全区医疗卫生应急水平。

  重点工作“回头看” 全面提升AED使用效能

  为切实落实龙岗区AED配置使用情况,2021年7月22日,区政协认真开展重点工作“回头看”,针对AED配置使用情况组织政协委员进行集中专项视察,并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

  会上,多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实地调研情况,围绕“如何更好提升AED使用效能”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就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予以回应或补充介绍。

  全区AED配置安装数量激增,区政协组织开展重点工作“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归根结底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政协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离不开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心系民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以群众之所需所想作为,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

  以民为本,协商内容顺民意。近年来,龙岗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履职新思路、新方法,主动作为,坚持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政协除了积极推动在公共场合安装AED配置外,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市肿瘤医院公共交通不便问题,撰写提交提案,积极协调各方,顺利促成增设地铁14号线肿瘤医院站;针对学前教育问题,区政协高度关注,组织委员督办,取得显著成效;为助推城区高质量发展,区政协针对民生焦点、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民生实事专题问政会,力促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区政协还立足协商一线,创新举办基层协商会,深入街道、社区,更好服务民生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