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政务动态 > 新闻报道

龙岗区政协组织开展“AED配置使用情况”专项视察协商活动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23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DSC_6641.png

  7月22日,龙岗区政协组织开展“AED配置使用情况”专项视察活动,并召开协商座谈会,总结视察工作成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解剖,共同推动提升AED配置使用效能,提高全区医疗卫生应急水平。区政协主席龚祖兵,副区长初庆,区政协副主席刘高葆,秘书长陈健彪,社联委主任王寿昌,各单位代表,各街道代表以及近30位区政协委员参加专项视察协商座谈会。

  座谈会前,龚祖兵一行前往龙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地视察AED配置使用情况,现场观摩急救流程演示,了解AED使用、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情况。

  据了解,早在2020年年初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龙岗区政协委员在大会发言中提出增加AED配置的建议,得到时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场点赞,现场回应表示在龙岗区重点场所增配1000台AED,并将该项目作为重点工作纳入督办事项加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AED进中小学、进警务室、进小区、进产业园区。对此,龙岗区政协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钉钉子的精神,始终对AED配置使用情况予以高度关注,组织政协委员们持续跟踪进展,并在AED选址、急救培训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推动提升AED配置使用效能,提高龙岗区医疗卫生应急水平。

  协商座谈会上,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通报全区AED配置使用情况。全满堂、王胜鉴等7位区政协委员根据自身调研情况和视察结果,围绕“如何更好提升AED使用效能”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这些意见有的是来自医疗卫生一线委员的切身体会,有的是委员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相关部门就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回应或补充介绍。

  龚祖兵高度赞扬了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作风,对委员们履职热情予以肯定,他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吸收采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提升AED配置使用效能,提高全区医疗卫生应急水平,也希望委员们继续积极建言献策,在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强调,要围绕“党委所想”,积极履职;要回应“群众所盼”,主动担当;要发挥“政协所长”,对标一流;要满足“履职所需”,积极配合;要展现“委员所能”,善始善终。本着只争朝夕、不舍昼夜的精神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以高质量的履职成效为本届区政协收官画出圆满的句号。


以下是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摘要):

  提高AED知晓率 强化重点人群培训

  目前,龙岗区已配备1621台AED(含市急救中心安装的621台)。这些AED分布在哪些位置?有多少人了解如何使用?

  会前,区政协委员兰春燕走访了几个地铁站进行调研,发现许多安保人员对AED的情况不甚了解。对此,她提出要加强AED使用培训,特别是有安装AED场所里的工作人员,同时呼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培训中来。区政协常委李哲海也提出,建议把AED地图小程序加入到微信“城市服务”功能中去,让更多市民了解AED、懂得使用AED。

  救治重要,预防也不容忽视。区政协委员于海清提出,要加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培训,培训完结还可以发证,针对高发人群以及特殊行业也要进行普及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只有人人都有救人能力,人人才有获救机会。加强AED配置建议的初始提出者全满堂委员认为要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已配置AED在突发情况下能得到有效运用,他建议,“将已参加培训人员信息纳入大数据管理,形成一支‘应急队伍’,紧急情况下可发挥该队伍力量就近向求救点靠拢。”

  引入社会力量 织就更完善安全网

  “仅三成受访者见过AED”“受访者对AED使用方法的知晓率偏低”“急救知识测试题正确率不足五成”区政协委员詹声铭在会上透露了一组调查数据,他认为要加大设备投放力度,建议在区财力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公众、各商协会团体发出AED设备捐助倡议,还可考虑对自行购置AED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适当的补贴,让社会大众参与到公共急救体系建设中来。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每一个人,也应该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区政协委员陈惠东认为AED不仅仅是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理念,可以在推广AED的过程中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急救知识,他也倡导用“政府+民间”结合的方式增加AED的投放,特别是运动场馆、商场等人流密集处,并培训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在增加设备投放的同时,维护保养也引起了委员的关注。区政协委员王胜鉴建议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督查考核办法以及设备维护检测机制。同时,他也建议相关部门以龙岗卫生系统公众急救培训基地为支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众心肺复苏及AED使用培训工作,建设一个有层次、多元化、广布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

  使用AED救人,是否可以免责?区政协常委李哲海现场给大家释疑,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他建议普及民法典关于“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法律上豁免责任”基本理念,为AED普及扫清法律层面上的疑惑和障碍。来自法律行业的詹声铭委员也同样建议通过政策宣讲、正面案例宣传等方式减少公众忧虑,加大有关紧急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