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委员风采

艾丽:文以载道 史以存真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龙岗区各界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本职岗位的表率作用,努力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上勇作为,在凝聚力量、奉献社会上作表率,在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上见真章,为助推龙岗区和大鹏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

  下面,本期“委员风采”带您走近艾丽委员。

  艾丽:龙岗区政协委员、龙岗区融媒集团编委

  文史工作是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文史工作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我很有幸,在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过程中,承担了这么巨大的一个文史项目(《龙岗记忆》)。希望我的工作,能为政协的这个职能赋一点能、添一点彩。

  我是艾丽,是龙岗区融媒集团编委,也是一名区政协委员。我2003年来到龙岗,一直工作到现在,期间经历了龙岗日报社改为深圳侨报,还有龙岗区融媒集团的成立,也算是见证了龙岗新闻事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我应该是去当老师的,但是我更向往新闻事业,就是今天写稿、明天可以见报的成就感。因为是对新闻事业的一种热爱,所以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2015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寻找抗战老兵的系列报道,被评为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算是我职业生涯当中最大的一个成绩单,也是最好的一份成绩单。

  《龙岗记忆》是区政协2015年开展的一个大型文史项目,主要是采访1993年龙岗建区以来的一些建设者。

  因为我是总执行统筹人,每一篇稿子我都要过很多遍,我要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我要对它进行一些修改。55篇稿子,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在我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平凡中的伟大。

  我从接到这个(《龙岗记忆》)任务,在报社组织团队,再到记者去采访,再到每一篇稿子的修改、校对,还有排版,我到印刷厂去盯着,它印出来每一个环节、过程我都有亲自参与。从一月到十月(制作),刚好也是10个月,我们作为母亲,怀胎也是10个月,所以说它是一个作品,它也更像我的一个孩子,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我2016年当选为龙岗区政协委员,也是托政协口述史《龙岗记忆》这本书的福。

  2018年,我又很荣幸地承担了区政协的第二个文史项目,也是《龙岗记忆》的第二季,叫《乡愁印迹》。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区政协是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把龙岗区的一些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能够凸显客家地方特色的美食,一起挑选(出来)55个项目,由我们执行。

  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她)是有一种职业荣耀感的,他(她)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有历史意义的。有一种使命,让你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发自媒体人内心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情怀。

  现在我还在承担《龙岗记忆》第三季《蝶变龙岗》文史项目的统筹执行工作。它主要是讲述龙岗建区以来30周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也希望不辱使命,把这个收官之作《龙岗记忆》第三季《蝶变龙岗》做好。

  我也希望接下来能更多地参加一些政协组织的活动,能把我所学,把我现在在龙岗二十多年来生活工作的一些经验融入到履职工作中去,算是给自己十年的政协委员生涯,画上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