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龙岗区各界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本职岗位的表率作用,努力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上勇作为,在凝聚力量、奉献社会上作表率,在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上见真章,为助推龙岗区和大鹏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 下面,本期“委员风采”带您走近赵法强委员。 |
赵法强:龙岗区政协委员、南方电网深圳龙岗供电局技术专家、中国电力市场协会电力安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从小我就喜欢钻研,跟“电”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如今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创新技术被推广应用的时候,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对我来说,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是一名供电人,也是一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1993年我来到龙岗,那时候刚建区,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南澳农电公司工作。以前的南澳镇都是黄泥路,我们去抢修的时候,有一些地方还要翻山越岭,在这里摸爬滚打了18年左右,我们学到很多技术,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1年的时候,南方电网深圳龙岗供电局从国外进口一批设备,在测试时发现这些设备有点“水土不服”。因为我们的电缆是三芯的,他们的电缆是多芯的,买来的设备花了几百万结果用不了,感觉太可惜了。所以我就想,怎么样才能够解决问题呢?我研究了很多资料,反复做实验,最终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出一种电缆在线检测盒,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正是这次的成功经验给了我很大启发。创新改造不仅给供电工作带来了便利,更能为公司创造出价值,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技术创新这条路。
电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2021年,我步入政协委员的角色,龙岗是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持续提升用电的可靠性,作为科技界的政协委员,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探索。
2023年9月7日大暴雨,水浸配电房,我们专门写了个提案,怎么对现有易涝或易水浸的配电房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全区供电的可靠性。
在技术创新这块,我们团队也进行了尝试,不断研究新技术。当前,由我们自主研制的智能电缆沟巡检机器人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以前,我们靠人工一天只能够完成一公里左右的巡检,而这款机器人一天之内可以完成14—15公里的巡检,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所以在研究新设备、新技术之余,我也希望尽快把自己这些年积累下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更多人,把技术传承下去。
可以说,我是跟龙岗一起成长起来的。作为供电人,我见证了这里几十年的变化与发展,其中有我的一份力量,我感觉很骄傲,却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未来,我希望把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融入到供电工作应用当中去,为我们龙岗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