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200015
【提案人】民革龙岗总支、陈惠东、黄丽萍、陶琴、李华超、陈思远、王胜鉴
【理由】
近年来,龙岗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力打造深圳东部创新高地,全区经济在高位实现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但创新驱动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国际大学园起步较晚,知识创新源作用尚未完全发挥;高端创新资源的积累有限,创新资源耦合度不够,助推经济发展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科技、产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战”正向“科技战”演变,作为外向型产业大区的龙岗,存在企业核心器件断供、科技人员跨国交流受阻、贸易大幅下滑等风险冲击。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重大科技资源基础薄弱,对经济引领支撑作用不足。国高企业、高层次领军人才总量偏少,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缺失,具有高水平科研实力的高校资源规模较小且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与本地产业需求的结合不够紧密,有限的高端创新资源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高校创新资源优势未完全发挥。
根据实际调研,高校对于科研人员的考核机制仍以人才培养、论文发表等核心指标为主,未充分考虑到校企合作需求,导致高校科研人员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完成高校工作,无暇兼任企业职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项目不多。目前,国际大学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单兵作战的格局,各高校没有建立自身的大学科技园,与周边园区的合作较少,与周边社区互动更少。
【办法】
一、增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竞争力。精准服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多为民营企业在打开市场、抓好融资、加快转型等方面提供帮助。要高效服务,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最多跑一次”实现100%全覆盖、便民服务类事项100%“移动办”,最大限度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助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一流、政务服务最优的行政区。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实施大专项。聚焦细分领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力争攻克一大批重大核心技术,剔除华为之外,布局形成若干高价值专利组合,研发一批战略性创新产品。二是实施大协同。组织实施区域协同研发计划,推广企业技术难题研发众包、外包等模式。推动企业和港中大(深圳)等高校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和对接合作,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鼓励和选派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大开放。拓展科技创新全球合作网络,同步参与全球创新链建设,高水平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引进海外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布局全球创新链,建设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三、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规上企业探索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不折不扣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型、临港型大中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从国资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发挥财政撬动作用。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科技创新。完善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性分配与普惠性支持、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支持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基金。
四、实施科技人才资源提升行动。一是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利用“深龙英才计划”等高端人才引育行动,全面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服务体系,打造优质人才生态。二是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以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为核心,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一步集聚人才等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