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高标准建设深圳北部新城,在深莞联动上“先行示范”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3日 来源:龙岗区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200017

  【提案人】平湖街道服务组、曹硕、汪洋、刘玫、刘永忠、贾伟、何卫锋、蓝晓南

  【理由】

  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区委区政府今年也明确提出要打造深圳北部新城。从地理上看,深圳北部新城恰好位于深莞“掌心”,东北方向是东莞凤岗和龙岗大运新城,西南方向则是观澜和坂雪岗科技城,这正是推进深莞联动“先行示范”的天然优势。然而,在地理上有“掌心”之利但实质却无“掌心”之力,不但自身发展乏力,也没有带动深莞联动发展之力。

  通过调研,得出以下四个“不”:一是综合枢纽实际效能不彰。百年平湖的发展与平湖站息息相关,但平湖站说是枢纽,实际上也就两条线(广深铁路和平盐铁路)交汇。且广深铁路平湖站只是小站,车次和乘客不多,平盐铁路也货运量极小(盐田港海铁联运比例只占1.32%)。地铁方面,穿过凤岗通往大运新城的地铁10号线东延段也是光打雷不下雨,平湖人民望眼欲穿。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平湖街道内11家增加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均为第二产业,且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中小企业多,产业和大企业的辐射带动力薄弱。三是区域联动发展势能不足。平湖与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呈现“金三角”形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实际上与东西“双核”联系极弱,均缺少直达的交通通道(交通的非直线系数就分别高达1.68和1.95,均远超1.4的国标标准上限)。四是产城融合程度不深。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难以吸引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聚集,当地企业对招人难、留人难的感受可谓一言难尽。

  【办法】

  一是交通上强枢纽,做强平湖枢纽能级,打造大湾区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在平湖枢纽站内增设空港值机、跨境巴士等区域交通高端服务,进一步加强深莞惠腹地与香港的联系,全面融入大湾区发展。强化与东西“双核”的连接,加快宝坪大道、沙坪大道、丹平快速二期等快速路建设,加快地铁10号线东延段规划建设,着力构建联通东西“双核”、东莞凤岗等重点区域的交通通道。

  二是产业上促升级,引导平湖产业转型,与东西“双核”形成错位互补,打造“深圳北部新城产业圈”。要大力推动平湖物流基地土地功能性质转为新型产业用地,以ICT高端研发制造、金融共享服务外包和跨境贸易等产业,推动片区向高端发展转型。充分发挥北部新城快速联通“西核”的区位优势,提供较低成本产业空间和科技金融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金融产业创新要素聚集,从而加快把平湖构建成为龙坂软硬整合创新区的链接中枢,东西向联动龙岗“双核”、南北向链接深莞惠,使龙岗“双核多轮”在此打通“关节”,以产业驱动引领区域发展。

  三是布局上谋联动,发挥好“雁田水库”环境优势和深莞结合区位优势,打造“平湖雁田科技生态城”。雁田水库位于平湖-凤岗交汇区域,未来应以雁田水库为中心,整合周边约20平方公里用地打造“平湖雁田科技生态城”,将插在平湖与龙城之间的凤岗这枚楔子转化为更紧密连接两地的桥梁和纽带,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城市服务为依托,打造深莞两地协同发展试验区,与“深圳北部新城产业圈”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建设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新范例,打造一张深圳一流营商环境的“平湖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