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200023
【提案人】王晓明
【理由】
以“科技+文化”,打造龙岗文化新经济——用技术的手段和人文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燃起来,拓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广度、深度、高度与跨度。
国家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列为五大10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创发展格局,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数创走廊建设,通过数字经济、文化产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文化自信作为人民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龙岗已于2019年1月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暨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综合发展规划》,并积极推进数创走廊建设,通过数字经济、文化产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现存问题
1、龙岗数创走廊的建设有高度和热度,缺温度和落地的态度,有价值、有亮点的内容稀少。
2、龙岗数创走廊的各个园区各自为阵,各人自扫门前雪,节点之间没有互动和链接,为连点成线,尚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链式走廊”。
【办法】
设计专项资金,搭建专家团队,从以下方面构建“链式数创走廊”。
1、在创新主体上,鼓励数创走廊核心园区进行互动,联手推进文化创新。
例如:以市级文创园区天安云谷(坂田)为“科技”的标签、以省级文创园区 DCC文化创意园为“文化”的标签,两者从物理空间、文化内容、运营技术层面进行深度互动和相互补充,将DCC园区内的非遗项目述本源(皮雕)、魔匠(动漫手伴)、无尘(建盏)等优质文创ip复制到天安云谷科技艺术馆内,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沉浸式互动展示;同时把天安云谷的智慧化运营系统用于DCC园区对文创美学产品的推广、文创平台的运营。
2、在创新手段上,多节点推动“互联网+传统文化+在地文化”的融合。
联动数创走廊内的关键节点如天安云谷、星河word、DCC等,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例如把龙岗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纸龙舞、麒麟舞进行创新性改编呈现并在各园区内进行巡演,把影像网(生于龙岗本土的文旅摄影平台与旅游摄影IP)的特色作品在各园区进行巡展,把山海经文化(寓意华为鲲鹏生态联盟)在各园区进行创新呈现、实现“一园一国潮”“多园共联盟”。
3、在创新内容上,联名打造年轻态的创新性数创文化产品。
各园区委派设计师或运营代表,共同组建文创设计运营团队,将现代设计、城市移民、海洋文化、军事海防文化等独特的“深圳文化”作为蓝本,开发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数创内容,鼓励数创走廊的各关键节点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物理空间优势,对其深挖掘、精梳理,结合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元化呈现,引导年轻人进行文化自觉消费,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