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200049
【提案人】黄丽萍
【理由】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战略定位之建设民生幸福标杆指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2017、2019年多次印发有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生微实事”工作的指导意见,龙岗区在落实民生微实事▪大盆菜工作中着重为群众解决急难,尤其是坪地街道更是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例如:2019年,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两批“大盆菜”合计通过项目127个,其中工程类项目41个,总金额867万元;服务类项目86个,总金额385.2416万元。目前总预算数为1835.9754万元,已累计完成支付1783.739万元,支付率97.15%,居龙岗区第一名。特别是“夕阳红”长者饭堂项目在所属9个社区中已建成6个项目点的运营管理,开展效果良好,群众满意度较高。基层工作的成绩值得点赞!但是,一些社区也还存在着项目开展不足,支付率偏低以及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
问题:
目前全区各街道在落实民生微实事工作上也还并不尽如人意,有的街道项目开展以及支付率甚至还很低。同时我们注意到,在民生微实事具体征集和筛选过程中,基层往往比较关心硬件方面的需求,完成后往往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见成效,而对社会文化心理等软性需求却缺少关注,更遑论引导。毕竟社群除了物质等硬件需求外,作为社会人,其社会文化心理需求更需要加以引导和服务,尤其是对社区青少年、长者人群的社会文化心理支撑与疏导相当迫切!这方面服务的好坏关乎社区的长治久安,更关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建设民生幸福标杆战略的实现与否。
【办法】
1.进一步压实基层民生微实事工作的责任,并加强干部力量,纳入具体工作责任绩效,以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更好地为民服务,汇聚民心;
2.树立先进街道和社区并推广其经验,要求具体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力争解决群众真正迫切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雪中送炭”的同时“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项目征集、筛选以及执行效果的最大化;
3.寻求民政及专业机构的帮助,发现、引导基层群众社会文化心理问题的苗头,预防和疏导为主,发挥建设性的文化引领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