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200094
【提案人】曾庆雄、杨安群、释法广、白雁、杨共晓、孟丽君、郑仲征
【理由】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相关意见。此外,从2017年制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都对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寄予了重望。
大鹏半岛三面环海,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深圳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据统计,大鹏新区陆域面积近295.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海域面积的1/4,海岸线长133.22公里,约占全市的1/2,拥有全市56个沙滩中的54个,拥有四片珊瑚礁分布密集区,海洋生物4000余种。大鹏新区整个海洋生态环境优良,山海风光独特,海岸线景观资源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的大鹏新区,具备加速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雄厚基础,可以充分发挥核心承载区的作用,完全有条件成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建议大鹏新区紧抓当前有利契机,着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谋划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布局,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高端海洋产业。
【办法】
一是要大力拓展大鹏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积极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组合优势,紧抓当前有利契机,加速向海发展的步伐,完善产业配套,促进海洋产业集聚,通过大力发展本土海洋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海洋企业总部落户大鹏、鼓励尚未涉海的企业向海延伸、扶持中小微海洋企业发展等措施,让海洋经济成为大鹏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活力引擎。
二是要加快推动有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现代海洋高端产业构建与发展,升级传统海洋产业链条,优化整合传统特色产业,加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等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等新兴海洋能源开发研究,鼓励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现代海洋利用技术研发,助推现代海洋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发展。
三是要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积极争取新的国际化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落户大鹏新区。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支持深圳按程序组建新的海洋大学,深圳市也已启动深圳海洋大学的办学方案研究。为此,大鹏新区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早谋划、多公关、勤争取,力争这一高起点、高水平的全新深圳海洋高等院校最终能真正落户大鹏新区,形成海洋人才的聚积效应。
四是要继续谋划和推动大鹏新区特色滨海旅游带的建设与发展,加快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打造进程,着力发展滨海特色运动休闲产业,大力开发新兴游艇经济,发展海上运动装备制造业,建设西涌国际潜水中心,发展立体海洋观光旅游,举办丰富多样的海上运动赛事,把大鹏新区打造成为深圳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让滨海旅游和海洋旅游成为新区发展的新热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