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提升我区健康综合保障服务能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07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70091

  【提案人】致公党龙岗总支(刘杰执笔)

  【理由】

  中国目前老龄化人口是世界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了2020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17%,将达到2.48亿人口。老年人养老的特点,是年纪大了以后身体会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在养的同时就牵涉到医,医养结合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更能满足群众对“治未病”的需求。这种模式用中医药资源来进行支撑、进行养老、治未病是最有效、最可行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十分迫切。2013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养老 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融合提出明确要求。2016年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促进医养融合对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和强化投融资、用地支持等举措,并决定在全国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

  一、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必要性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我区目前的状况是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二是“民营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增设养老病房。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即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要真正实现“医”“养”结合,需要政策支持。

  2、目前我区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民办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缺乏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缺少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医护人员。

  4、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办法】

  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提升我区健康综合保障服务能力。具体如下:

  1、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和亚健康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2、出台《关于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7年改善群众生活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

  3、中医药在老年慢性管理及养生保健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龙岗区中医院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机构,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医疗与养老、养生保健的无缝对接。

  4、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