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社科联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07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70080

  【提案人】社会科学界、肖湘珍、李小热、杨博宇、李哲海、兰春燕、甘露、邓立军、易达新、李培垭、朱正兴、赵文发、周莉、游璠、黄丽萍、李华超、徐良玉、赵刚、魏伟、魏伟才、刘杰、梁芳华、李曼琳、彭泉根、王俊荣、张建平、龙清平

  【理由】

  (一)天时——中央有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通常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性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全国所有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成立了社科联,有些区县也成立了社科联。如我省有30多个区县成立了社科联。

  深圳市社科联与深圳市社科院合署办公,但目前深圳各区都还没有成立社科联。《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条件成熟的各区成立社科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社科工作”。

  (二)地利——龙岗有需求。龙岗要落实深圳东进战略、打造深圳东部中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思想动力、学理支撑和科学方法。在新形势下,把哲学社会科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然要求。

  (三)人和——人才有保障。目前,我区社会科学相关的机构、人才和活动日益增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科范围、办学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快速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等国内高校合作项目也陆续落户龙岗,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人文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不断集聚。区发改局、区经促局、区委党校、区委政策研究室等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开展研究辅政活动。教育、民政、档案、会计、应急管理等领域均已成立区级学会。一批民间智库纷纷成立并发挥积极作用。社科人才荟萃,为社科联的成立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在我区率先成立区级社科联已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办法】

  顺应社科联基层组织进一步扩面的形势,尽快成立龙岗区社科联。期盼区委的大力支持!

  区社科联成立后,作为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负责社会科学研究及团结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性团体,是社科工作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将自觉担负起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的历史使命。其成立,将为我区广大社科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新的舞台,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凝聚社科界人士,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活动,使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科学发展对策的提供者,发“先声”“正音”,切实起到“思想库”、“智囊团”、“促进派”的作用。

  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将区社科联打造成为龙岗的思想高地和“好声音”的重要发源地,成为党委政府和社科工作者沟通的“联络部”,协助区委、区政府谋划社科事业发展的“参谋部”。并以此为平台,不断推动“龙岗学派”建设,努力开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