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07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70058

  【提案人】王绍娟、段进粮

  【理由】

  龙岗区医疗专业人才建设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级职称仅占14.2%),高学历人才缺乏(研究生学历仅占5.8%),人才引进困难(近三年我区卫生计生单位人才招聘成功率较低,其中职员47.9%、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43.8%、全科医师规范化学员41%)、流失快(近五年我区卫生计生单位流失人才1936 名,其中高级职称占4.4%、研究生学历占4.7%),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与我区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有较大差距。究其根源主要是:

  一、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

  目前市、区政府层面出台有关人才方面的文件,对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引进给予经济补助、住房、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等一系列的优惠条款,但是没有出台配套的相应实施细则,因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导致在实际落实中往往会出现推诿、脱延的情况,甚至无法兑现的情况。

  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在收入分配、人员招聘、岗位聘任方面的自主权仍然不够,人员编制、常设岗位制度、职称聘任等制度仍然制约卫生人才的引进和自由流动。此外,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存在诸多弊端,人才晋升通道不够畅通,极大地限制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生活平台优势明显下降

  1、高房价阻碍人才引进:深圳房价近几年一直雄冠全国,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控制房价,但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而随着中国内地二、线城市的发展,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房价相对合理,使得深圳的高房价已成为人才引进的一道屏障。据了解,湖南衡阳的房价仅为我区的1/5,卫生计生系统工资待遇较我区高;青海卫生计生系统也基本与我区持平。而深圳、即便是龙岗的房价也远高于中国内地城市,导致人才引进难度加大。

  2、行业高风险与低待遇不相匹配:与其他行业的事业单位对比,医疗卫生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风险高,而且还存在人身安全难以保障的隐患。但是待遇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医疗卫生聘用人员的待遇更低,这种高压力、高风险的行业特点与待遇不匹配的情况极其明显,导致人员流失数量逐年上升。

  三、专业发展平台劣势明显。

  医学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一方面,医学理论涉及多分支、多学科,理论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普遍比其他领域长,工作后也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另一方面,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其重要的学科,一名医学本科生毕业后需经过至少10年以上的实践才可能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骨干人员,若要成为专学专家或者医学大咖,则还需十数年甚至终身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这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医学平台方能更加容易实现。深圳建市时间短,在医学方面的经验积累少,与一线城市北上广,甚至很多二、三线城比较医疗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很大一部分医学类初次就业人员会选择到医学平台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使得很多高级医学人才难以实现自身抱负而放弃来深圳。

  【办法】

  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议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计划、办法等,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操作细则,合理解决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人才安居等事宜,为引进人才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二、破瓶颈。对于高层次人才、特别优秀的急需人才的引进,应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可实施年薪制、岗位工资等特殊薪资政策,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额。

  三、建立新型卫生人才服务平台。深化人才审批行政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卫生人才评价、选拔、流动中的行政审批事项与流程,实施卫生人才人事交流的无缝衔接模式,为促进卫生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开启“直通车”。

  四、加大自我培养力度。建议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财政专项投入,建设以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为基础,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培训中心,为龙岗区构建一个立体化、广覆盖的卫生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五、建立高等医学院校。“百年树人”。协和医院、湘雅医院、中山大学医院都是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的医学教育积累才成就今天的辉煌。建议依托龙岗大学城区划的定位,力争在龙岗区建立高等医学院校。为吸引人才,提高医疗水平做好最根本的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