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70049
【提案人】林庆祥
【理由】
2016年,我区按照“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工作部署,围绕龙岗落实深圳“东进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全市“体育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十分钟文体服务圈”,推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助力产业融合和创新升级等。截至2015年底,我区新增公共文体设施面积近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从5年前的0.58平方米,提高到“特区一体化”目标所要求的0.89平方米,初步形成“十五分钟文体服务圈”;市民期盼已久的布吉文体中心等大型项目开工建设;市文化馆项目初步选址落户坂田片区;城区文体旅游品质不断增强,居民文体福利得到大幅提升。但基层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
(一)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仍不均衡。主要体现为:区级多、基层少;街道之间、社区之间差距大。还有诸多原有场馆面临老化提升问题,基层文化设施老化更严重,如一些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已影响正常服务功能的发挥。
(二)基层文化场馆后续运营堪忧。近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根据“增量扩张、存量盘活”思路,改造提升了一批片区文体服务中心。但这些场馆设施的后续运营管养经费无保障,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服务能力不高。以横岗街道为例,片区文体中心四个基本一半为办公室,有小活动室也使用率低,无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是党建社工人员在管理。
(三)各级文化服务资源未实现统一管理。所有场馆设施都由属地管理,包括盘活利用的片区文体中心,其机构正常运转后也交由属地街道办统筹。在此管理体制下,区、街道、社区文化服务资源沟通协调不畅,无法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造成基层场馆设施利用率不高。一些已初步建成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属分馆,合作建馆,多头管理,缺乏明确的体制保障,后续投入不好协调,统一管理难以落实。比如横岗图书馆,图书只是一次性投入,根本无法滚动。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已成制约我区公共服务推进的瓶颈问题,亟待实行垂直管理。
【办法】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改变原有“块块”属地管理,将街道文体服务中心、片区文体中心等人员编制纳入区文化主管部门序列,实行“条条”垂直管理。
(二)统一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标识、管理、标准和服务。进一步扩大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统一服务体系,有效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力量,持续提升基层文化场馆的整体服务能力。
(三)加强人员统一管理和考核。发挥现有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专业人员进入门槛和人才引进、培养、培训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好、数量足、素质优、全区互通互联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