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70047
【提案人】彭益石
【理由】
一直以来,我区的博物馆事业都处于较为薄弱的水平。目前,我区国有博物馆仅有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家,非国有博物馆有毕昇印刷博物馆、怡利翡翠博物馆及兴利宋代陶瓷博物馆三家。为了大力发展我区的博物馆事业,区文体旅游局已编制了《龙岗区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近期将由区政府正式公布出台。经预估,该扶持办法出台后,近年我区将每年新增3家非国有博物馆,这将大大缓解我区博物馆较少这一短板。同时,我区也正在进行《龙岗河博物馆文化长廊前期研究》,结合扶持办法的出台,我区将迎来博物馆事业大发展的春天。
在非国有博物馆大发展即将起航的同时,国有博物馆建设仍是我区的软肋。正在兴建的“三馆一城”项目中,并未规划区级博物馆。目前,区文体旅游局拟在龙岗河滨河绿地选址建设区级博物馆。区级博物馆可以展示龙岗区的历史,带动整个龙岗河博物馆文化长廊的馆际合作与交流,同时承担起我区历史文化研究的重任。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作为长期以来我区唯一一个国有博物馆,肩负着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鹤湖新居、展示客家文化、开展客家文化交流活动等重担。这些年中,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在举办活动、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客家文化论坛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仍是龙岗街道下属的事业单位,经费仍由街道统筹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的发展。
【办法】
建议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升级为区一级的博物馆。在《龙岗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区文体旅游局提出,要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升级为区一级的博物馆。这有利于该馆在文物征集、博物馆事业发展、专业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升一个台阶。
一、升级有利于财政保障。作为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地,龙岗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作为展示研究客家文化的客家民俗博物馆,拥有充足的文物征集、课题研究、展览展示经费就显得尤为重要。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升级为区一级的博物馆,预算进行单列,将在财政上保障其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客家文化博物馆。
二、升级有利于人才建设。作为全区的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目前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仍显欠缺,在岗人员中仅有一名博士。这与高度重视人才的深圳发展基本策略是不相符的。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升级的同时,增加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引进博物馆专业人才、客家文化研究人才,对我区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升级有利于提升研究水平。目前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每年出版一本馆刊,近年也做了《龙岗姓氏家训汇编》等科研成果。然而,对于客家文化积淀深厚的龙岗区而言,目标应确定为打造全国一流的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对应这一目标,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需要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才能大展宏图。
具体作法为:
请区政府牵头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升级为区级博物馆。参照区图书馆配置,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作为龙岗区文体旅游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单独核算,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增加科研课题经费。通过这些保障,力争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打造为全国一流的客家博物馆、全国一流的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国家级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从而将我区文博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