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70009
【提案人】陈惠东、黄丽萍、陶琴、李华超、胡伟
【理由】
“十三五”时期,是深圳推进“东进战略”,打造东部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龙岗再次腾飞的重要时期。低碳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是我区打造东部中心的重要支持。国际低碳城,作为深圳市重点发展片区、龙岗区四大重点发展区域,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低碳城产业发展水平,是区委区政府需要谋划思考的重要课题。而净化产业作为低碳产业之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如能把打造千亿净化产业集群作为国际低碳城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际低碳城的产业发展水平,助推龙岗产业转型升级。
净化产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而我区也有较好基础。净化产业主要包括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环境、空气环境的不断重视,净化产业的未来已展示在人们眼前。在美国,百户家庭空气净化器拥有量28台,日本18台;净水器在欧美日韩家庭普及率达90%。国际市场已充分验证净化产业的广阔空间,而在国内谁先抢占机遇,谁就能分享巨大的净化产业市场。国际低碳城早已着眼净化产业,龙岗坪地等地的净水器企业有近400家,年总产值在60亿左右,上游配件供应商不下600家,逐步形成了以净水器为中心,零件加工,部件组装,五金塑胶,整机加工协调的一条产业链,在全国占有20-30%的市场份额。部分行业领先企业也植根龙岗,有产业背景和技术优势,营销能力和品牌意识较强,抱团发展的意愿强烈,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和后发优势,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岗地域品牌优势,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但同时我区净化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太少,企业规模偏小,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在深圳,除了安吉尔等净化行业开创者、引领者外,龙岗还集聚着沃泰克、家乐事、汉斯顿、诚德来、超康、金利源、爱玛特等10家左右产值在1-3亿元的中型净水企业,其他多为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企业规模小,差异化发展能力弱,可能导致低价竞争、劣币驱除良币的困境,影响产业良性发展。
二是自我积累的发展资金有限,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净化企业多为草根创业,主要依靠在新兴市场积累的小量资金缓慢发展。由于净化企业的升级发展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依赖较大,而自我积累的小资金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人才和设备较大投入的需求,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净化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是人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尽管康弘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士导师李龙土教授为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家乐士建立了国家级的检测中心,与中科院理化所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中疾控教授为首席顾问。但净化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高校缺乏相应的专业设置,不仅技术人才稀缺,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工人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办法】
一是加大土地空间支持力度,调整规范产业规划。将龙岗净化产业规划到深圳国际低碳产业城扶持的节能环保产业内,使净化企业在用地等方面享受国际低碳城引进产业的支持政策。
二是设立产业基金。政府设立10亿元的净化产业发展基金,为净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训、设备更新等方面提供专项产业资金支持。
三是举办国际博览会。结合深圳国际低碳论坛,政府牵头企业举办首届“净化产业国际博览会”,吸引国内外客商,促进产业集聚,做强做大净化产业的龙岗集群品牌。
四是建立公共科技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龙岗正在建设中的中外合作大学城,结合龙岗净化产业发展需求,由政府搭桥牵线,推动产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相融合,共建净化新材料的新型研究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多渠道、针对性培养净化产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进一步增强核心技术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的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