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70003
【提案人】九三学社龙岗基层委员会(蹇敦翃执笔)
【理由】
一、基本情况
龙岗区共有区管公立医院13家,包括综合性医院8家,中医院1家、慢病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医院2家,其中区属医院7家,原街道医院6家。2014年后,原街道医院,布吉、横岗、南湾、平湖、坪地、沙湾人民医院分别被更名为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人民医院。
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除了龙城、龙岗两片区外其他片区医疗卫生资源明显不足
6家原街道医院中,二级医院3家;一级(含按一级医院设置)医院3家。其中,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平湖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019张,占区管公立医院编制床位数的27.12%(1019/3757),每千人口床位数在0.13-0.58之间不等,与全国4.55张,深圳市的2.88张,相差甚远,医院规模普遍偏小。6家原街道医院现有职工4120人,从职称来看,共有副高以上占职工总数的12.43%,中级职称占职工总数的19.81;从学历结构来看,共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2.18%;本科学历占37.77%。高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偏低。从学科分布来看,仅布吉人民医院有1个市中医特色专科、2个区级重点学科,横岗人民医院有1个区级重点学科,原街道医院学科力量薄弱。
龙岗各片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表
片 区  | 常住人口  | 实际开放床位  | 每千人口床位数  | 执业医师数  |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  | |
龙城片区  | 289942  | 1588  | 5.48(+2.61)  | 1027  | 3.54(+1.06)  | |
龙岗片区  | 222379  | 1217  | 5.47(+2.6)  | 953  | 4.24(+1.81)  | |
平湖片区  | 233521  | 548  | 2.35(-0.52)  | 375  | 1.61(-0.87)  | |
大布吉片区  | 总体  | 824693  | 1586  | 1.92(-0.95)  | 1809  | 2.19(-0.29)  | 
布吉街道  | 387457  | 631  | 1.63(-1.24)  | 936  | 2.42(-0.06)  | |
南湾街道  | 203931  | 690  | 3.38(+0.51)  | 615  | 3.02(+0.54)  | |
坂田片区  | 233305  | 265  | 1.14(-1.73)  | 258  | 1.11(-1.37)  | |
横岗片区  | 309960  | 601  | 1.94(-0.93)  | 562  | 1.81(-0.67)  | |
坪地片区  | 94685  | 130  | 1.37(-1.5)  | 167  | 1.76(-0.72)  | |
2、原街道医院不能满足片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通过街道医院与区级医院关键指标比较,6家原街道医院仅用全区公立医院27%的编制床位、39%的人员编制、36%的设备总值及35%的财政补助,且在卫技人员数、高级职称占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低于区级医院的情况下,2014年业务收入及总诊疗量均超过了7家区级医院的总值。由此可见,原街道医院在落实分级诊疗、保障辖区居民群众就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原街道医院业务用房紧张,医疗设备“一少三落后”:设备拥有量少、结构比例落后、技术性能落后、设备质量落后,已不适应目前医学诊疗技术发展的要求,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影响诊疗技术水平及质量的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片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7:龙岗区街道医院与区级医院关键指标比较
指标  | 街道医院  | 区级医院  | 全区公立医院  | ||
数值  | 占比  | 数值  | 占比  | ||
总诊疗量  | 5285112  | 53.79%  | 4541242  | 46.21%  | 9826354  | 
住院量  | 47642  | 36.51%  | 82848  | 63.49%  | 130490  | 
财政补助(万元)  | 36548.31  | 35.15%  | 67416.14  | 64.85%  | 103964.45  | 
业务收入(万元)  | 133428.61  | 53.82%  | 114496.09  | 46.18%  | 247924.7  | 
核定编制数  | 1771  | 38.86%  | 2786  | 61.14%  | 4557  | 
编制床位  | 1019  | 27.12%  | 2738  | 72.88%  | 3757  | 
设备金额(万元)  | 51232.07  | 35.55%  | 92898.74  | 64.45%  | 144130.81  | 
卫生技术人员数  | 3307  | 47.41%  | 3668  | 52.59%  | 6975  | 
副高以上职称人数  | 512  | 41.09%  | 734  | 58.91%  | 1246  | 
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 1646  | 44.01%  | 2094  | 55.99%  | 3740  |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公共财政长期对原街道医院投入很少。造成原街道医院结构性问题突出,基础设施配备不全、装备陈旧、业务用房残旧,可归纳为“三缺”:缺地、缺钱、缺人才,与区级其他医院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1、卫生资源基础相对薄弱
卫生用地和卫生用房是卫生发展必不可少的首要资源。现有街道医院占地面积小,医院用地、用房总量普遍不足,每床面积小,就医环境较差,用房建设时间久远,业务用房残旧,部分用房达建筑物结构安全Dsu级(危房)标准,且存在消防隐患,医疗设备相对落后,医疗设备购置存在资金缺口,各医疗单位每年设备更新购置需求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学科竞争力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2、信息化建设相对缓慢
我区原街道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大多数是2003年以前建设,均采用二层架构设计,各系统之间不能兼容,缺乏有效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已成为我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在大数据应用、远程医疗、APP应用等智慧医疗便民服务项目的投入几乎空白,严重制约我区的卫生信息化发展。
3、卫生人才相对缺乏
人员编制严重不足,6家原街道医院核定编制1771名,实际现有从业人员4120名,58.1%为临聘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影响优秀人才引进。6家原街道医院千人医师数及千人护士数分别为0.34及0.35,因人员匮乏,日常医疗业务工作量大,在保障正常工作基本运转情况下,业务交流机会少,造成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提高缓慢,也制约街道医院业务发展。由于原街道医院层级较低,街道医院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待遇偏低,特别是当前房价高企,导致人才吸引力不足,难以引进能够带动和推动街道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业务骨干,影响原街道医院医疗质量水平提升。
【办法】
(一)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为构建均衡的诊疗体系,建议统筹规划推进医疗卫生的一体化进程,对处于最基层的原街道医院资源配置“填平补齐”,促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落地,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为原街道医院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1、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尤其是临聘人员的薪酬水平,可参照教育系统的做法,由财政补贴,提高临聘人员的待遇水平。
2、设立街道医院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是实现医疗卫生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对一体化的医疗卫生项目,建议财政设立“街道医院一体化专项资金”,在一定期限内(如5年或10年)每年滚动投入,确保各类医疗卫生项目按计划实施,逐步缩小差距。
(二)加快实施原街道医院提升工程
由财政加大对原街道医院的投入,进行专项提升,对原街道医院提高建设标准,改善就医环境,更新医疗装备,提高诊疗水平,使市民享受到均等化医疗服务。
1.尽快启动对危房、存在消防隐患用房的改造工程。
目前,对全区原街道医院危房、存在消防隐患的业务用房的改造工作已刻不容缓,同时,对其他老旧用房也亟须进行修缮;医疗业务用房需增加电梯,改善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
2、对医院改扩建项目。
目前,应尽快启动南湾医院、沙湾医院扩建工程,加快横岗医院的建设工程进度,积极推进布吉新建医疗项目(布吉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工程)分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3、对街道医院陈旧设备更新换代及信息化建设。
目前街道医院未来三年需更新的设备共2795台套,总额为13481万元。急需开展的诊疗项目需要配置医疗装备28台套,总额5981万元。建议财政每年用于原街道医院设备的日常更新投入不少于1亿元,并加快原街道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统一、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三)整合资源、成立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的医院集团,以强带弱,协调发展。
(四)结合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对原街道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对片区需求大、有条件转型升级的医院,政府重点投入,促使其尽快升级发展。
(五)加强原街道医院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医院科学发展的决策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