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90106
【提案人】郑仲征
【理由】
生命科学产业园是深圳国际生物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已进驻生物企业45家,科研机构5家,园区年产值不到2亿元。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进驻,园区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目前,园区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公交直通市区线路和运力不足;招商宣传和惠企政策传播不多,企业人才及用工资源招聘得不到有效保障;各单位部门单独检查多,教科书式执法,统一行动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生产等问题。
【办法】
一、多层次开展人才工作对接活动
1、着力破解园区企业“引智”需求。建议为加强园区人才工作,定期开展营商政策宣讲会,服务企业发展,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迈进。例如联合召开校企合作项目调研会,进一步推动园区企业就重点合作项目及技术发展需求等工作与高校进行有效对接,充分解决“引智”留人问题。
2、实时动态跟踪园区用工需求。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机制、企业用工信息收集机制、企业用工预报机制、对外劳务合作机制、各类职介信息的媒体发布和共享机制,提供多渠道信息收集和供需对接服务。
二、高标准提升基础设施配套
1、保障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园区的建设理念,统筹考虑园区产业特色布局和发展目标,满足生物产业园区在电力保障、排污设施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升园区整体规划水平,充分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加强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
2、不断提升生活配套设施水平。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对园区周边的生活配套、社区服务、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满足为园区日益增长的生活、交通、娱乐、教育、医疗等需求,实现产业与城区活力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在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
公共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坚持维护契约、公平竞争等基本导向,保障公平待遇,杜绝各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关单位要积极协调,加强沟通、对接,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给园区业主吃上“定心丸”,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