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90101
【提案人】吴志敏
【理由】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给我区道路绿化造成了重大伤害,全区倒伏或折断树木近3万株,具体情况见表1。
表1:龙岗区台风“山竹”吹倒树木种类分析表
树木种类 |
占街道辖区倒伏总数百分比(%) |
树木胸径10公分以下的数量(株) |
树木胸径10-20公分数量(株) |
树木胸径20公分以上数量(株) |
小计 |
榕树 |
21.70 |
1063 |
2544 |
2889 |
6496 |
黄槿 |
6.01 |
462 |
870 |
466 |
1798 |
南洋楹 |
4.51 |
224 |
491 |
635 |
1350 |
凤凰木 |
6.72 |
324 |
921 |
766 |
2011 |
桃花心 |
7.30 |
196 |
916 |
1073 |
2185 |
小叶榄仁 |
8.59 |
482 |
1246 |
844 |
2572 |
木棉 |
5.54 |
339 |
790 |
529 |
1658 |
盆架子 |
4.75 |
257 |
724 |
440 |
1421 |
其他 |
34.90 |
4074 |
3665 |
2708 |
10447 |
合计 |
100 |
7421 |
12167 |
10350 |
29938 |
树木总计 |
29938 |
行道树倒伏如此之多,固然与“山竹”的超强风力有关,也与树种选择不当、种植土空间不足、种植措施不当等因素有关。
就树种而言,倒伏或折断数量最多的几个树种如榕树、小叶榄仁、桃花心木、凤凰木、黄瑾、盆架子等都是抗风力较差的树种,而我区的许多道路多以榕树、小叶榄仁、桃花心木、盆架子等作为行道树。榕树是浅根系树种,它的根系在地表浅层向周边扩展,而我区道路边上的绿化空间较为狭窄,根系无法向四周伸延,巨型伞状的树冠遮阴效果虽好,但头重脚轻的形状一经大风吹袭就容易倒伏;小叶榄仁是落叶速生树种,虽然落叶可以带来季相变化,但它的材质较松、脆,抗风能力不强;桃花心木、盆架子也是速生树种,材质较松、脆,盆架子开花味道太浓浊,许多市民不喜欢它的味道,最好不用,特别是邻近住宅区的路段。
就种植措施而言,近几年我区道路绿化为了快速见效,常常移栽大树,而大树移植时往往要截头、截根和去除枝叶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而截头和去除枝叶恰恰将树木本身的抗风机制破坏了,因为由萌生枝形成的新树冠是非常脆弱的,萌生枝和树干的结合部牢固程度远低于天然生长枝条和树干的结合牢固度。一旦遇大风,极易从结合部折断。另外,大树经截根后,其新根萌发和长势肯定不如小树,根系不发达的大树极易被大风吹倒(这一点从表1也可看出,胸径10公分以下的倒伏最少)。
【办法】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行道树的抗风能力和观赏价值,建议:
1、加强对现有行道树的调查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适宜作为我区行道树的树种很多,因此城管、交通和建筑工务等部门(特别是城管局)要组织技术力量,对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树种开展调研,尽量挖掘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长势旺,又能体现地方特色。
2、尽可能选择抗风性、观赏性(形态美、色彩美)、实用性(遮阴效果、隔音功能、吸尘功能)均表现较好的树种作为行道树。
3、加强行道树种的引种工作,适当引种观赏价值高,抗风能力强的外来行道树种。
4、道路绿化工程实施前,要统一规划行道树种,最好是一街一树,构成一街一景的独特风景。
5、利用修建地铁的机会,淘汰一些表现不理想的行道树种,如榕树、盆架子等,换种其它优良树种。
6、切实提高现有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管理水平。留足绿化种植空间;选择胸径10公分左右的小树栽植,并通过加强抚育管理促使其加快生长;及时伐除病死枯枝,并移除濒死或具安全隐患的树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