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尽快启动中小运量公共交通建设、解决我区关键拥堵点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0日 来源:龙岗区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90100

  【提案人】致公党龙岗总支(刘杰执笔)

  【理由】

  “十三五”是深圳落实东进战略,实现深圳“两翼齐飞”,进而带动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及粤东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期。张勇书记《在中共龙岗区委六届六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持续打造“六个高地”,高水平建设深圳东部中心,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龙岗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走在最前列,勇当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排头兵。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特别是随着深圳市“公交都市”建设,确立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然而,从目前规划建设情况来看,即使轨道四期全部建成,东部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与市中心区与西部地区仍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区轨道交通问题主要如下:

  一、既有轨道交通建设及规划规模难以适应近中期我区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需要。

  从现状看,目前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285km,其中龙岗区建成通车运营的城市轨道仅有3号线、5号线,运营里程仅35.9公里,轨网密度仅为0.09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原特区内的福田(1.02)、罗湖(0.41)、南山(0.36)。

  从规划建设情况看,轨道四期建设完成后,龙岗区通车运营的城市轨道为109.1公里,轨网密度仅为0.28公里/平方公里,仍远低于原特区内的福田(1.36)、罗湖(0.65)、南山(0.63),轨道站点500米覆盖率不到30%。

  同时,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审批流程多、建设周期长,难以满足近中期我区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根据目前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轨道四期建设完成时间大约在2022年底,轨道五期建设尚未开展相关上报流程,未来十年内除了可以预计的三、四期轨道交通可以通车外,城际轨道可能有部分线路可以建设完成,其余轨道交通线路预计难以通车。在此情况下,根据轨道四期建设完成后龙岗区轨网交通布局分析,龙岗区轨道交通难以满足我区近中期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需要。

  二、从综合交通体系而言,在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仍缺乏中小运量公共交通进行补充。

  从不同制式公共交通工具单向客运能力分析,地铁在3-7万人次/小时,轻轨在1.5-3万人次/小时,ART、有轨电车、BRT等中小运量交通在0.6-1.5万人次/小时,而常规公交体系在0.5万人次/小时左右。从其运能情况明细可以看出,不同制式公共交通适应于不同交通需求特征,因此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组合、对于最大化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减少投资浪费和提升公交客运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以地铁三号线为例,2018年深圳地铁三号线最大日客流量已经突破100万人次,即使采取了缩短发车时间、长短交路等措施,早晚高峰期草埔、布吉、木棉坑站等站点列车拥挤度也超过了100%。而与此同时,草坡-木棉坑段龙岗大道上运行的地面常规公交线路仍达40多条,早晚高峰期间如荣超花园等公交站点公交列车化现象仍十分严重。在此情况下,补充建设中小运量制式公交系统,分流拥挤段地铁客流,同时缓解常规公交列车化显得十分必要。

  【办法】

  从综合交通体系而言,我区在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缺乏中小运量公共交通进行补充,再结合我区目前对交通的迫切需求,特此建议如下:

  一、积极开展我区中小运量新型公共交通的系统研究。近年来,新型的中小运量制式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中车研发的智轨(ART)、比亚迪研发的云轨、云巴等。经比较,智轨ART即“虚拟轨道列车”,它的优势一是运量较大,可载客超过300人,运力与龙华有轨电车项目相当,且造价低,约为龙华有轨电车的1.2亿元/公里一半。二是建设时间短、线路调整灵活。ART仅需要建设路中式站台,其余路段只需要埋设传感线,不用专门轨道。三是ART车辆使用寿命长达25年,是新能源公交车和BRT车辆的3-4倍,能够有效节约造价;同时ART采用双向行驶(双车头设置),不需要掉头,即节省了车场用地,也方便与常规公交等其他交通制式进行接驳。

  二、选取龙岗大道-布吉路(丹竹头-洪湖立交段)作为试点,开展ART线路前期规划和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区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为落实东进交通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根据ART株洲实验线情况判断,其站台总体宽度约6.5米,公交专用道两侧各3.5米,对于我区龙岗大道等主要干道路面而言,布设ART对于其他地面交通影响也较小。而现在龙岗大道布吉关虽然有地铁和地面公交,但高峰期依然严重拥堵,完全可以考虑用这种新型公共交通工具来进行补充和改善。据了解,坂银通道也在研究布设ART的方案。

  人民群众对方便快捷交通的向往,就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科技兴国、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我们希望尽快开展ART前期规划和试点研究,以加快推动我区中小运量公交系统规划布局,进一步提高我区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为落实东进交通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