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三馆一城现存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0日 来源:龙岗区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90085

  【提案人】黎湘妍

  【理由】

  我区重大民生项目三馆一城,作为龙岗地标性建筑,在一片叫好欢呼声中,于今年五月正式开馆,内部区域陆续开放。人们对于这个龙岗区乃至东部城区的“城市会客厅”,对于它将会提供的高品质文化服务充满了期待。然而,当大批市民满心欢喜地涌入场馆,准备享受一场文化盛宴时,他们失望了。因为,实际情况与各种宣传媒介中展现的内容丰富、前卫梦幻、目不暇接形成了明显落差,人们在热切的期待中失落。个人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

  一、商业比例过大,违背了公益性的设计初衷。

  青少年宫从负一层到五层,全部六层都出租给各类培训机构。而书城的五层空间中,只有四、五层为购书中心,其他均为餐饮、零售及培训机构。

  二、书城书籍种类及数量少,质量不高。

  相对于整个书城建筑,购书中心占用面积较小;陈列的图书存在出版年份较早,摆放混乱,数量少等问题,由于种类不足,出现了同一图书多处摆放充数的现象;图书整体质量偏低,学生教辅、考试及其它实用性书籍较多,优秀的童话、社会学、文学、哲学、艺术、历史学方面的书不多,且不注重版本品质,难以吸引到更多优质图书爱好者,对于当前文化缺失起不到应有的改进作用。

  三、科技馆内容空洞,空间利用率过低。

  展品不足,目前一、二、五楼基本没有展示项目,只有负一、三、四楼开放,空间利用率过低,造成了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即使是开放区域,也往往存在展示项目调示及开放时间不足的情况,如四楼的六个大型体验项目都在维护调试中,一直关闭;部分主要项目每天只开放一到一个半小时,如“地震小屋”项目每天只开放三次,每次半小时,接待能力十分有限,导致大部分有兴趣的参观者都无法体验,只能失望而归。

  四、展馆参观指引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展馆内无任何类型参观指引供参观者取用或浏览参考,手机公众号上的参观路线推荐为空白,参观者只能毫无头绪地随意参观,参观效果大打折扣;

  科技馆里,很多参观者能参与体验的项目无充分的文字指引,也没有工作人员在场指导,导致参观者无从下手,无法达到预期的体验效果,如“互相推动”体验项目,在无工作人员指导和文字指引的情况下,参观者根本不知道两人对坐后,需互相推动对方椅子,才能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软硬件等多方面不足,吸引力日衰,使得三馆一城仅开馆数月已渐失光彩,尤其是工作日参观人员寥寥无几,不可否认,项目效益远未达预期。

  【办法】

  一、在重视社会公益与市场活力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加大公共参观和参与的活动场所比例,把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给市民,让更多市民受益。

  二、大力改善书城图书配备,让优质书籍进入龙岗,开阔龙岗市民的视野,提高市民的阅读兴趣。

  三、增加科技馆展示项目,并加强维护和管理,让展示项目能长期稳定地投入服务,使更多市民能在参观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真正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

  四、场馆配置纸质参观指引或在手机公众号上公布参观指引,让市民更有系统和目的的参观,达到更好的参观效果。在需要指导参与的项目旁,加入更加详细的文字或视频指导,或配备工作人员示范指导。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科技馆应更多地与幼儿园、中小学合作,让孩子们可以利用科技馆内的展品,实现现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一举两得。

  身为政协委员,我亲身体验,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在打造“文化高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决心和投入,项目建设立意和理念的先进性。三馆一城尚在运营初期,经过对它的完善和改造,还有很大机会挽回市民对此项目的信心,不会白白浪费政府的决心和投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