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90079
【提案人】汪长军
【理由】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龙岗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截至目前为止,我区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近700所,在校生达47.45万人,其数量和规模位居深圳市各区之首。今后随着我区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的推进,我区中小学的规模还将不断发展。
财务工作是一个学校的重要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的心脏。会计是财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校严肃财经纪律,控制经费预算,强化内部的管理等的把关者,因此,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政策理解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学校财务工作水平。
然而,我区公办中小学会计人员却面临着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待遇低,人手严重不足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
1、临聘及购买服务会计多,流动性大
全区公办中学校会计人员共有241名,其中在编80名,在编占比才33.2%。虽然近几年来,区教育局拿出一些教师编制给会计人员招考,但也是僧多粥少,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临聘会计多,稳定性差,不利于会计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影响会计工作的保密性要求。
2、工作量大,人手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由于国库支付中心工作事权的改革,很多原先由国库支付中心承担的工作转由学校会计负责,同时,由于会计工作要求的规范性,内控管理要求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严格,对账任务增加等,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工作量。中小学会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会计明显人手不足。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待遇低,情绪不稳定
一方面会计人员工作量大,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普遍待遇低。由于我区教育系统教辅后勤人员实行人均6000元/月包干制,会计岗位虽然比一般教辅高,实行8200元/月包干,但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也才4000多一点,与同在中小学的临聘教师待遇相比差距很大(按2018年标准,临聘教师高中按17500元/月包干,初中按16200元/月包干,小学按14900元/月包干)。工资待遇低,在岗人员情绪大,怨言多。待遇不高,工作量大,招聘不到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少学校的只好招聘中专毕业生从事会计工作,高学历、高职称会计人员屈指可数。
【办法】
1、增加会计编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稳定性
近年来,由于涉及到绩效、考核等保密性问题,临聘会计经常不能参加很多工作会议,但在实际操作时又离不开他们,这让临聘会计人员位置十分尴尬。因此,必须增加会计人员编制,确保一校至少一名在编会计。
2、提高临聘会计待遇,提高会计人员积极性
近年来,我区对中小学教师待遇提升幅度很大,尤其是2018年临聘教师转制,临聘教师待遇有着大幅度增长,但同在学校范围内,会计人员待遇与教师相比却相差悬殊,无疑打击了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因此,中小学学校会计要参照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的工资五档标准,使临聘会计人员待遇提升有空间,职业发展有奔头。
3、提高会计招聘门槛,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自然必须提高。各学校在提高待遇的基础上,要提高招聘会计门槛,只有学历提高了,才能确保会计人员素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