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优化环境与服务,提升龙岗科技竞争软实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3日 来源:龙岗区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90035

  【提案人】左绍舟

  【理由】

  近年来,龙岗区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面对不俗的成绩,我们仍然有许多不足和内在的差距,特别是近两年龙岗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迁出要引起注意。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招人难、成本高和园区管理不规范是造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

  问题一,科技企业招聘难、付出成本高。

  我区高层次人才总量836人,仅占全市(10993人)的7.6%,扣除华为因素仅占全市的3.6%,中高端人才偏少,加上交通不便和心理距离远等因素,龙岗区企业招聘面约率只有20%左右(福田、南山约在70%以上)。龙岗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工资和交通补贴吸引与留住人才。我们曾经以一个300人左右的科技型企业与科技园同类企业进行比较,龙岗企业总成本支出比科技园企业高出约200万元/年。

  问题二,园区分散、管理不规范。

  南山科技园十分成功,培育和聚集了100多家上市公司,这得益于科技园的规模和高新办的主导,如果不是高新办对园区物业进行有效管控、对入住企业进行筛选,想象一下,今天的科技园也许就是个住宅区或者商贸园。

  龙岗区有大大小小的工业片区889个,除了天安系、大运小镇等少量园区有一定的特色与规模外,其他工业园区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没有特色。不仅如此,我区不少园区特别是老旧工业区基本上被二房东承包,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二房东提高物业价格,只要有钱可赚,什么企业都可以入住,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很难吸引与聚集人才,更难形成行业生态。此外,除了一些大牌管理机构服务比较到位外,很多小园区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服务理念,甚至有些连基本的契约精神都不遵守。

  【办法】

  从降低成本和形成良好创新生态角度,提五点建议:

  一是全面梳理园区定位,形成产业集聚。

  建议政府加强相邻小散园区的整合,形成权益不同、空间融合、品牌一致的“虚拟园区”,对园区定位进行梳理,有计划有步骤的筛选园区入住企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有品质的企业聚集。高品质企业多了,人才聚集效应也会大幅提升,形成行业创新生态。最近区重点区域署主导的“龙岗‘4+7’重点区域版图”就值得借鉴与推广。

  二是优化园区对外公共交通,降低出行成本。

  园区对外公共交通不便是龙岗很多园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议由企业、园区管理机构和公交公司一起进行调研,优化园区间、园区与住宅区间以及园区与主要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线路,减少上下班高峰期部分公交线路的绕行,降低出行成本。

  三是加强园区管理、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建议政府加强对园区管理方的培训,推动园区管理向服务转变,选定几家优秀创新园区作为样板,建立园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是利用国际大学城开展继续教育,提升人才对龙岗的认知。

  与国际大学城合作,开展专业技术讲座与各类在职学历教育,让各种豪车在周末时间向东进发、驶向龙岗,使龙岗成为学术交流与人才能力提升的基地与高地,吸引中高端人才了解龙岗、扎根龙岗。

  五是优化政务服务,降低企业负担。

  近年来“强区放权”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绩突出,但是否进一步“强街放权”要审慎。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党团工会工作一个也不能少、劳动稽查也不或缺,还有很多。但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通常还是比较规范,是否可以优化政务服务,多一些担当,多一些网络方式的告知与提醒,少一点重复检查,必要时可组织多部门联合督查。

  “良禽择木而栖”,成本低、环境好、服务优的地方才能吸引科技企业集聚发展,相信通过多方努力,龙岗一定可以成为更多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集聚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