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打造社区青年科创基地,提高我区青年科创成效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3日 来源:龙岗区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提案号】20190025

  【提案人】吴雨淋、古少扬、马辉申、周斌、吴昊、曹硕、马楚邦、冯伟雄、钟山雨、林振忠、李培垭、陈泽蓬、李曼琳、宋永波、林庆祥、吴俊梅、蒋波、杨博宇、杨漾、杨晓、黄河静

  【理由】

  近年来,尽管有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信息学院等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陆续进驻龙岗区陆续开展教学、科研、技术转化等活动。但据调研,我区企业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在推动升级转型过程中仍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制约。

  另一方面,除区内最大企业华为公司外,全区专利数量中的其他企业贡献已经高达八成,且仍保持升势。但工业百强企业总产值中的其他企业贡献却不足三成,且有下降趋势。表明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并未因区内整体的技术进步而同步实现产值的有效增加,众多的科研成果未能就地实现有效转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起伏和时滞带来优质岗位的流失是造成青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我区多以制鞋、眼镜、皮革、服装等产业为主,并曾经形成过很好的产业集聚规模,为龙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产业逐步关闭或外迁,多个曾经的行业龙头也努力开始技术和产品升级的进程。区政府也在数年前就着手引领区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天安云谷、大运软件小镇、阿波罗产业园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但是,这些调整进程不可避免的会有起伏和需要时间。加之近年来区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不少优良的集团性大企业(华为、力嘉等)将不少业务板块(尤其是研发、运营等优质岗位)外移到周边的东莞等地。这些都客观上造成不少高价值优质岗位的不足,进而直接影响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就业期望青年人才的一定流失。

  二、十几所高校的进驻未能及时产生足够的成果就地转化效果,同区内产业升级调整的步伐显得有些脱节

  现代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突出特征是“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无论是做研发、成果转化、专利产品化、产业升级,都有赖于高质量的人才。人走了,自然成果和转化贡献机会也走了。留住了需要的人才也就留住了相关的成果和贡献机会,而留住了高质量的机会自然也会相应增加优质岗位的数量,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形成更良性的循环。

  【办法】

  1、政府出台具体措施和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利用龙岗各社区老旧物业打造社区青年科创基地;

  2、主要面向龙岗本地青年人才,引入他们的科创项目或进行孵化,或进行推广;

  3、以这些社区青年科创基地为平台,联合区内各高校资源,具体支持到这些青年科创项目的研发和转化利用工作,真正实现对属地企业的研发赋能;

  4、以这些社区青年科创基地为平台,联合区内大企业为这些青年科创企业搭建共享化的员工实习实训机制,降低这些青年科创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实际满足对属地企业的人力资源赋能;

  5、加强对创业青年的法律风险培训,很多创业者法律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好的项目因知识产权、合同、人事纠纷等风险半途夭折,甚至误入歧途走上刑事犯罪道路。

  6、以这些社区青年科创基地为平台,团结区内外龙岗籍青年企业家、龙岗籍优秀青年科创人才,创设龙岗青年科创促进会,“我的地盘我做主”抱团发展回馈家乡。

  7、龙岗区内各社区仍相对完整地保持了原行政村镇的基础社群关系,如:南联、南约、横岗等社区也成立了“社区青年促进会”。许多青年的父辈早年就在本地创业发展,至今积累了包括土地、物业、资本和产业等在内的许多商业资源。许多本地青年也纷纷创立和很多自己的企业,其中不少发展良好,实力不弱。如信义地产、金晋实业、怡丰自动化、万国城、澳亚视传媒等,都是本地青年企业家创立经营的优秀企业。

  随着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年来都有很多本地青年异地就读深造,构成了同家乡社群关联极高、广泛分布各地的龙岗籍青年才俊集体。引导、组织这一颇具影响力的群体,带动我区青年科创事业发展,提升科创转化效果,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实践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