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20190004
【提案人】致公党龙岗总支(刘杰执笔)
【理由】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大运新城为深圳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东部中心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市级中心。2018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起点规划建设前海、深圳湾、香蜜湖、大空港、大运新城等“城市新客厅”,提升城市的品位品质。大运新城将以大运枢纽、深港国际中心以及深圳国际博览中心等“城市坐标”为支点,为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高水平的“城市新客厅”,同时积极联动周边发展。
作为大运新城乃至龙岗区的核心枢纽,随着14号线、16号线的建设以及33号线的规划,大运枢纽的交通能级进一步加强,其带动的客流商流集聚必将为大运新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动力。同时,大运枢纽也是大运新城连接周边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宝龙科技城等龙岗“4+2”重点发展片区的关键触媒,是辐射周边区域的核心节点。大运枢纽站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将奠定东部中心建设的标准。
大运站综合枢纽位于大运新城南侧,龙岗大道-龙飞大道交叉口西南角,现状站点采取高架站方式,仅承担地铁3号线营运线路。
枢纽所在核心地块现状基本为空地,在龙岗大道东侧为软件小镇,开发强度低,建筑层数普遍不高。龙岗大道西侧主要为现状大运站公交接驳站用地、已出让未开发空地及荷坳村旧宅。按照大运枢纽800米辐射范围现状土地利用情况看,以低强度的旧村和旧工业区为主,用地混杂。开发强度低,现状容积率0.74,法定图则毛容积率为3.5。城市整体风貌欠佳,且水厂占地20公顷,占用了核心区极大的空间。
近年来,围绕大运站综合枢纽,龙岗区规划、轨道及交通等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从近期编制各版规划情况来看,相关规划已经充分认识到大运站综合枢纽对于龙岗打造东部中心的重要意义,大运站综合枢纽作为东部中心核心交通枢纽和大运新城高端门户的功能定位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因此,如何落实规划意图,真正实现大运站综合枢纽规划目标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但规划在落实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划定位与城总规定位的问题
龙岗区相关规划对于大运站综合枢纽定位对标西丽枢纽,其实质意图是提升大运新城及周边地区整体定位:大运枢纽站北侧为高校聚集地,是全市唯一一个以国际高端教育引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区,是龙岗的创新智核;东侧宝龙科技城是深圳市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粤东北的桥头堡,是龙岗区打造东部中心重要的科技产业支撑点;阿波罗未来产业城规划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引领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验区,着力建设成为以未来产业为主导的总部研发、高端制造基地;三者基本涵盖了创新科技产业链上的技术研发-产业转化-智能制造三个核心环节。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联,在功能上互补互动,完全有条件、有机会、有空间整合为深圳东部科技创新中心,从而在深圳市层面形成东有“龙岗国际大学园+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西有“深圳高新区+大学城(创新城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格局。
要实现这一定位目标,就必须从城总规层面进一步提升大运新城整体战略定位。但是从目前《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初步成果)》编制情况来看,深圳创新空间布局实际是以“高新区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园区+西丽大学城”为单核心,构建的“一核三主、四廊多点”的全域科创空间格局。在此布局中,大运枢纽及周边地区仅处于“四廊”东部创新走廊上的一个节点,其定位与龙岗区规划意图存在极大差距。
二、大运枢纽能级有待进一步加强
根据目前规划,大运站综合枢纽规划了14号线、33号线两条城市快线和3号线、16号线两条普速线路,在枢纽能级上已经较强,但是从全市高铁、城际及城市轨道网络整体布局来看,由于缺乏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的支撑,大运站综合枢纽在全市定位较弱,远不能与西丽站综合枢纽相提并论:在《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西丽站综合枢纽规划为深圳“三主三辅”的主客站;在《深圳地区枢纽总图规划》中,西丽站综合枢纽也是深圳“五主三辅”的主客站;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深圳地区布局规划(修编)》,未来西丽站综合枢纽将规划承担赣深、深茂和深汕三条高速铁路、深惠城际、深莞城际2条城际轨道以及地铁5号线、7号线、13号线、15号线及29号线等5条城市轨道线路。
那么要实现“龙岗国际大学园+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与西丽“高新区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园区+西丽大学城”相匹配的城市定位,交通支撑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未能有效解决与香港交通联系薄弱的痼疾
从整体体系布局来讲,东部中心与香港之间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龙岗加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根据龙岗区发改局《龙岗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龙岗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地位应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大区和产业强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湾区后花园”。龙岗与香港两地同根同源,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龙岗是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及香港高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的一个很好的选择,香港也是龙岗引进核心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的重点合作对象。加强龙岗与香港的对接合作,对于实现龙岗新一轮改革发展,促进香港持续繁荣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龙岗与香港两地交通联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的铁路、轨网规划情况来看,香港与东部地区基本无规划线路。能否利用本次大运站综合枢纽重新规划的重大契机,做好相关规划预留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办法】
为了充分利用本轮大运枢纽规划设计契机,为大运枢纽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通过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将大运站打造成为集城际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市内公交、港澳直达于一体的现代化东部中心核心交通枢纽,并落实TOD开发理念,实现站城一体发展,使大运枢纽成为大运新城高端门户的目标,提出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研究大运站综合枢纽引入高铁、城际线路的可能性,提高枢纽规划定位。
充分利用我市新增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规划的契机,分别研究在大运站综合枢纽引入高铁、城际线路的可能性,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大运站综合枢纽能级。
(一)深汕城际引入大运站综合枢纽的可能性。
目前深圳市规土委正在开展《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增高速公路及城际铁路规划研究》编制工作,规划城际线在清水河-大鹏段结合沿线片区发展规划目前有横岗、横岗南和盐田路3条比选通道,目前推荐方案为横岗南通道方案。建议我区尽快启动深汕城际引入大运站综合枢纽的方案研究,同时,初步分析与既有枢纽的衔接条件,建议考虑利用大运软件小镇用地设站的可能性。
(二)深河客专引入大运站综合枢纽并延伸至莲塘口岸的可能性。
目前规划的深河高铁线路由坪山枢纽引出,经惠城南向北至河源,衔接规划杭广湛高铁。其至西丽枢纽、深圳北站实际是利用厦深铁路、深汕高铁通道。建议考虑深河客专引入大运综合枢纽并延伸至莲塘口岸的可能性,并同步考虑从莲塘口岸至香港的可能性
二、建议将大运软件小镇整体纳入大运站综合枢纽进行整体考虑,为新引入线路提供条件。
目前制约大运站综合枢纽新引入线路的主要原因是用地限制导致线路引入后站点无法设置。从目前的规划编制情况来看,既有轨道线路主要仍是利用龙岗大道西侧地块进行展厅建设,对于龙岗大道东侧大运软件小镇用地仅是进行了衔接,未考虑作为枢纽用地进行规划。建议将大运软件小镇用地按照综合枢纽用地进行整体统筹考虑,地下空间尽量为新增线路提供站厅设置空间,上层空间按照TOD理念进行开发,从而为大运站综合枢纽及周边地区的高标准统筹规划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