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静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契机,加快推动具有我区科技和产业特色的大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龙岗区科技创新局(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联合协作,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为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2020年,以《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作为创新发展科学普及事业、规范和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全域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部署,着力加强科协组织、科普阵地、科普队伍、科普惠民、科普信息化和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目标,建立健全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大科普工作体系。
一、强化政策支撑,出台相关方案
一是制定《龙岗区科普经费管理办法》,科普专项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为相关科普阵地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提供财政经费保障。二是在全市率先出台《龙岗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试行办法》,并将相关扶持政策纳入《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获评国家、省、市、区级的科普教育基地分别给予10万-30万不等的资金扶持。三是在《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普及条例》贯彻落实方面,与市科协保持高度一致,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在全市率先以区政府名义印发了《龙岗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龙岗区贯彻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区委(府)办、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等27个部门以及11个街道科普工作目标,夯实部门责任,为未来3-5年打造大湾区科普品牌的重点工作,构建多层次的科普供给、满足多层次科普需求的提供政策保障。
二、夯实科普阵地,加大资金扶持
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打造各级科普教育基地34个(国家级2个、省级8个、市级28个、区级12个),全市排名第三。近两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扶持金额共计135万元,相关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资金扶持13万元。二是投资90余万元,打造了全市首个以科普为主题的公园(位于回龙埔市政公园内),有效改善了全区科普资源短缺的现状。三是加强服务和指导,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等稀缺人才资源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推动高端人才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020年上半年共资助院士工作站6家,资助金额300万元。
三、整合科普资源,打造线上平台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反应,线上开展“防控疫情、科普同行”有奖竞答活动,参与人数达83635人次,取得良好效果。二是2019年以来,持续“天天科普”推送,通过科技特色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安全教育、疫情防控等各类科普知识千余条。在“龙岗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科普天地”专栏,每日推送科普知识,不断提升全区科普信息化水平。三是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宣传栏、电子屏、学校的科普阵地等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充分发挥“科普e站”的作用,累计播放防疫信息4.68万分钟,累计传播量8.6万人次。四是按照各位政协委员的建议,正在依托“龙岗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打造集科普知识传播、科普基地风采展示、科普活动预约等一体的“龙岗区科普教育基地线上展”小程序。前期通过三方报价已选定承办单位、签订相关合同并已开展初期功能开发工作。按照6月27日《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加强我区党政机关移动应用资产网络安全防护的通知》,该小程序的开发需经区相关部门核准后才能进行,目前相关协调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加强部门联动,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
一是在全市率先推动青少年创客教育,现有科技特色学校19个(其中省级5个),建成“学生创客实践室”82个,数量全市第一,培养“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51人,数量领跑全国。二是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线上科技节活动,全区有十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以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绘本创作、创意制作展示等为主题的科技活动。三是组织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决赛。我区有共有2个科技实践活动被评为广东省十佳科技活动,3个项目获得了省一等奖,4所学校的项目进入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四是龙城高级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四联小学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五、探索先行先试,推动科普与智造融合
一是积极开展深圳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龙岗分会场活动。广泛发动区内企业、团队报名参加,并推荐优秀项目参评市级会场活动,对于优秀项目从资本对接、银行授信、创业服务、个人荣誉等维度给予政策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结合,加速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二是重视5G产业发展,促进5G在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根据区工信局《龙岗区加快推进5G应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将加强5G智慧教育项目与学校教育领域开展创新合作,将基于5G的VR/AR创新实验室,提供互动化、个性化、沉浸式课堂教学体验,并打造立体化系列阅读资源,建设泛在云阅读支撑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云阅读”,助力学校数字文化的营造和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普及条例》为抓手,继续围绕科普设施和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科普作品创作、科普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建设以及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内容开展具体工作。请各位委员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专此函达。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科协)
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