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答复

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0190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08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尊敬的第八界别活动组、林良委员:

  你们好! 非常感谢你们对龙岗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你们的提案我局非常重视,制定了《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区政协20190005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在征求区民政局等汇办单位意见后已印发实施。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机构、社区及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1.以家庭医生服务为基础,推进居家医养结合。目前全区正在运营的社康中心125家、家庭医生团队493个,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截至目前,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42068人次,建床335张。

  2.将社区医养结合工作融入社康中心日常工作中。社康中心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对体检出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进行健康追踪督查,开展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指导;开展老年人健康讲座和宣教,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还为社区老人提供预约就诊、健康评估、慢病管理、健康随访等服务。今年至今,已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23427人。

  3.以协议服务形式,建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一是协议合作,优质服务。目前全区现有的2 家公办养老院、3 家民办养老院、1 家“公建民营”养老院、9 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均按就近原则已全部完成与辖区社康中心签订医养结合工作协议,实现对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并按协议规定提供健康服务。今年以来,签约医疗机构前往养老机构开展定期巡诊155人次、服务老人达6777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敬老院老人643人、开设家庭病床17张。二是推进以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模式,现已建成46个“夕阳红”中心,19家按就近原则与社康中心签订医养结合工作协议,27家预计8月前完成签约工作。

  4.逐步推进临终关怀服务,补齐养老服务后端。龙岗中心医院肿瘤科于2014年10月申请成立了“深圳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开展姑息治疗(安宁疗护)工作,通过积极推广“生前预嘱”、提高患者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给予病患及家属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等方式,减少无效医疗,减轻病患家庭经济负担,最大限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积极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二)构建医养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共融

  1.建立与养老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社康中心为老年人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和接收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的老人,社康、举办医院、医疗集团建立流转顺畅的绿色医疗通道,既有效利用社康就近服务老人的长处,又可发挥举办医院及医疗集团医疗技术优势,医疗系统内部形成以社康为基础、各举办医院为依托、医疗集团技术力量为龙头的医养服务技术体系,确保医疗与养老服务共融,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医疗需求。

  2.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在健康养老中的作用。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组建以龙岗区中医院为龙头、各公立非中医类医院为骨干、社康中心为网底的全区治未病三级工作网络。目前,全区有区治未病指导中心1家(设在龙岗区中医院,该中心也是市治未病质控中心)、各公立非中医类医院均设置治未病科、10家社康服务中心设有中医治未病服务站,今年底社康中心100%将设立治未病服务站,把中医治未病服务在区内全面铺开。现中医体质辨识也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中医药技术服务的利用正全面提升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中医药养生保健融入养老全过程。目前已完成搜集龙岗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宣讲团专家人选名单工作,拟7月组建“龙岗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宣讲团”,将针对老年人养老需求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宣讲活动。

  (三)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布局,提升医养服务水平

  为提升我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现正着力完善区内医养结合机构布局。

  一是将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七院)简竹社康中心打造成为以失能、半失能、临终关怀为主的医养结合型社康中心。区七院简竹社康中心是一家以“老年保健、临终关怀、医养融合”为特色的大型一类社康中心,总体规划占地面积5000㎡,建筑面积1.2万㎡,规划床位300张,是龙岗区人民政府“十三五”重点民生项目。现一期项目装修改造工程(建筑面积3200㎡、设计床位60张)已竣工,一楼已设置简竹社康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正在按计划进行二期改造。根据《深圳市龙岗区公立医院建设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深龙医建纪〔2018〕10号)文件精神,在区七院简竹社康中心基础上,申请设立区七院简竹护理院,设置老年病科、康复科、临终关怀科,探索社区医养结合工作模式。目前,已签订环评检测合同,正在进行环评;已取得区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批复、建筑物消防验收证书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继续推进医养结合机构行政执业许可办理,完善申报相关资料; 已完成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市级审批在“深圳政务公共网络平台”的申报。

  二是推动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六院)二期项目按照医养结合机构模式建设。区六院二期用地28694.04平方米,设置总床位1050张(其中医疗床位350张,养老床位700张),将按照“以医为主,兼顾养老”的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成以“医养融合”为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目前,主体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基坑支护和桩基础的专家论证;已完成方案设计、医疗工艺三级流程设计、污水处理站施工图设计及原址拆除、管线迁改设计,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工作;已完成主体地质详勘。

  三是推进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二院)(水径地块)二期医养融合机构建设。区二院水径地块二期占地约4.3万平方米,拟建成床位1000床的医养结合机构,打造成满足不同群体养老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型医疗养老综合服务型医院。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正按相关指导标准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四)坚持责任共担,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加强与民政、规划国土等部门之间的协同合同,开展养老设施、医养结合项目的建设工作,完善医养结合相关优惠政策。2018年开展了全区规划养老设施的梳理工作,规划为养老院的地块共22宗,用地总面积174349平方米。民政局积极推动区级公办“养老护理院”项目和街道公办敬老院综合服务建设,特别推动区级公办养老护理院建成以医院为依托、以康复为核心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设置养老护理床位300 张,老年病床位50 张,高标准设立示范性医养综合体。推进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心理辅导、文体娱乐活动等日间综合服务。规范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康中心融合问题,选址尽量做到与社康中心邻近,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协助及保健康复服务。”积极推动社区民生微实事“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在龙岗落地生根,确保111 个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进一步推进全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养服务水平。

  (一)加快我区医养结合工作规划布局

  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区二院、区六院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开工建设进度;完成区七院简竹社康中心医养结合机构执业许可申领;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社康中心承担相应医养结合工作职能,完成我区医养结合机构区、街道、社区三级布局。

  (二)推进社康建设,将社康中心筑成医养结合服务的牢固落脚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康中心分级管理模式,更充分发挥区域社康中心在医养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社康人力资源建设,通过积极引进社区健康服务人员及加大现有的人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社区健康服务能力;三是着力解决与养老机构签约社康中心的服务经费问题,建议民政部门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签约服务社康中心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多措并举挖掘社康中心服务潜能,提高社康中心服务水平,筑牢医养结合服务落脚点,满足更多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三)推动中医治未病大健康服务

  探索将治未病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和医保支付范围,降低居民预防疾病支出,减少居民疾病发病率,降低整体医疗卫生支出。其中推动治未病服务部分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工作,希望能在区政协支持下尽快实行。


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

2019年7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