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工作 > 提案答复

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关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019000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08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尊敬的蔡铁等4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大运新城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运新城智核引领作用的建议》收悉。感谢各位委员对大运新城开发建设的真挚关心和热切支持。该提案建议激发国际大学园的积极要素,实现大学功能的延伸和能量释放,使大学校区和产业园区互相融合、联动发展,促进大运新城城区产城深度融合和城市高品质发展,进一步突显大运新城创新智核作用。

  作为该提案的主办单位,我单位高度重视,在区发展改革局、科技创新局、人力资源局和龙城街道办等汇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全力落实我区“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运新城为核心的“东部创新核”,高效推进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实现大运新城“产学研+产校城”双维深度融合。现将该提案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近期重点推进工作

  (一)持续加强规划设计引导,推动大运新城提质扩容

  我区提出“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全区均衡发展战略,打造以大运新城为核心打造“东部创新核”,以坂雪岗科技城为核心打造“西部智造核”,引领龙岗东、西片区均衡发展。目前,我单位正会同区相关部门开展大运新城扩容实施方案,往南扩展至山塘、嶂背等工业区,新增M1产业用地为主,为国际大学园创新智核拓展腹地,提升产学研一体化空间格局,同时强化国际科技中心功能,形成科技创新环,引导大运新城南北融合发展。为加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促进片区产城功能优化配置,我单位编制了大运新城产城融合实施细则和质量型开发导则,从功能复合、创新驱动、配套完善、品质提升等多个角度对区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并最终落实为具体项目,从而平衡片区的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等用地结构,为推动三区联动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规划基础。

  (二)加快国际大学园规划建设,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

  国际大学园是深圳东部高校集聚区,但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标深圳西丽及光明的高校集聚区,未来需向科教城、科学城方向转型,发挥深圳东部创新智核的溢出效应。为进一步发挥国际大学园创新智核作用,我单位会同区相关部门主要从两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加快入园高校规划建设,丰富片区创新源泉。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正进行装修收尾工作,预计8月底正式移交校方并投入使用。此外,我区正策划引入深圳音乐学院、港中大医学院等高校,进一步强化国际大学园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带动周边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造创新创业空间。片区龙头项目深港国际中心已开工建设,将建设深港青年合作创业中心、深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创新载体和极客空间,能与国际大学园和深港合作要素联动,更好推动深港两地科创资源汇聚和转化。此外,片区启迪协信科技园、创投大厦、天安数码城、益田硅谷新城、AI人工智能小镇等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园区正快速规划建设中,为国际大学园创新智核拓展提供产业空间。

  (三)谋划成立融促中心服务平台,高质量服务园区企业

  一是谋划成立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加强大学校区和产业园区融合互动。龙城街道办牵头,联合区科创局、港中大、启迪协信等部门和企业多次召开工作会,深化完善实施方案,计划在启迪协信科技园选取产业空间对接港中大有关实验室,实现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增强产学研发展工作合力。二是建立大学校区与产业园区对话平台,并做好服务企业有关工作。牵头园区与高校对话沟通,先后带领园区到信息学院、港中大展开座谈,了解彼此产学研融合的资源和需求,初步建立企业与高校双向参访、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等合作思路,并筹划开展主题沙龙活动,进一步促成校方与园区交流合作。三是联合企业和园区代表,举办创新能力建设系列活动。联合大运软件小镇、天安数码城、A963等园区策划大运片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系列活动,已陆续举办知识产权规划与成果保护等14场主题活动,平均每场吸引大运新城50余家企业和机构代表参加,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营造产学研融合发展氛围,推动大运新城创新发展。

  (四)提前开展实习就业服务,落实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

  为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近年来我区重点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高校学生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实现片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一是建立见习实习渠道,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就业角色。从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出发,与高校就业部门相互配合,积极牵线搭桥,打造就业实习“三步曲”,即通过组织学生到区内企业参访、邀请企业高管到学校宣讲、安排有意向的双方进行“线下”招聘的形式,主动服务华为、柔宇科技、正中等区内知名企业与学生对接实习和就业,提高就业招聘成功率。同时,区人力资源局牵头会同与工信、科创、街道等部门,梳理出龙岗区与港中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设专业相关的重点企业名单,为学生下一步的就业、实习牵线搭桥。二是落实高校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政策。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等规定,2018年至今我区为270人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中小微企业),合共金额683000元;为2人发放企业招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补贴(中小微企业),合共金额2000元;为4人发放小微及初创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合共金额13628.51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单位将会同区发改、教育、规划等相关部门,紧密围绕政协委员所提建议,加快完成大运新城提质扩容并着力拓展国际大学园创新智核产业腹地,同时持续搭建国际大学园与园区企业产学研交流合作渠道,加快推动片区产业创新转型和城市功能提升,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为更好发挥国际大学园创新源头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大运新城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将大运新城打造成为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和可以漫步亲近、创新迸发、富有人文温度的“城市新客厅”,共建龙岗“东部创新核”。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各位委员们对大运新城片区规划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关心指导,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复。


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

2019年7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