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辉申、吴平青、潘东清、林少尤、吴雨淋委员:
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0190021号提案《关于以物联网技术将龙岗老旧厂区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个万物互联"智慧综合体"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区大数据局拜访了主笔人马辉申委员,经现场座谈,详细沟通,进一步明确了提案目的和意义,现作答复如下:
一、关于“万物互联”的理念,打造老旧工业厂房,建设物联网社区
委员的建议与政府目前大力推进的5G应用场景下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不谋而合,体现了提案建议的先进性和预见性,我区正在与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洽谈合作,推动5G智慧化的应用。
二、关于选择园区就行试点
委员们的建议非常好。我区已有天安云谷,天安数码城,星河雅宝等园区开展了智慧化园区建设,以天安云谷为核心的坂雪岗片区还成功申请了升级“互联网+”小镇的美誉。在物联网园区建设方面需要园区建设与综合整治之初进行顶层设计,但目前园区尚未具备改造意识和意愿,我区将持续推动建设工作。
三、关于试点智慧社区开展情况
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民生实事项目的牵头单位,在编写智慧社区建设方案之前,充分考虑后续推广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建设内容,最大程度压缩复制推广成本,并逐步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机制。本着“社区要什么、群众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的原则,在深入各街道、各社区“一线”实地走访调研,收集了社区管理者、基层工作者、物业、企业、居民等80多人、134项。同时,在此基础上,联合深圳侨报社开展了“智慧社区我做主”创意征集大赛,广泛“众筹”群众智慧,进一步拓宽智慧社区试点思路。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调研、讨论,最终确定了智慧社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社区建设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方面。选择试点社区重要路口和点位安装78路个人脸摄像头,对社区重点关注人员(精神病人、前科、缓刑、吸毒人员)进行无感知管控;对异常徘徊、人员聚集及盗抢进行及时预警。借助人脸识别系统,还能对社区老弱群体的精准关怀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在社区三小场所及人密场所内安装约400个智能烟感,试点安装消防栓水压监测、可燃气体监测、电气火灾监测等消防装置实现智能预警和管控。同时探索在居民家中安装智能烟感设备,为居家消防安全服务积累实践经验。二是治理方面。尝试运用视频门禁手段,改变盲目上门登记模式。我区正在试点建设新型城中村视频门禁系统,提出了“落实出租屋业主主体责任”理念,通过视频门禁自动比对发现人员变化,由出租屋业主自主采集和更新租客信息,不能及时提供身份证件或不配合信息采集的,系统自动推送给辖区民警和网格员,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自主化、精准化,大幅减少盲目上门登记工作量。搭建社区数字沙盘,结合三维地图,融合分析社区各类业务数据,形成涵盖服务、治理、特色党建等九大类应用专题,为基层工作者,社区管理者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和辅助决策服务。三是服务方面。政务服务方面,积极推动社区服务事项不跑腿办理,文件柜转交不见面办理以及常见事项不打烊办理。同时,在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生活服务中,引进社会化力量参与到智慧社区建设中,形成可长期运营的模式机制。全面总结试点经验,打造具有龙岗品牌特色的智慧社区,努力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
我局将持续推动工业物联网在产业园区中的应用,欢迎委员们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