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第七界别活动组、李震委员:
感谢你们对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的支持与关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教育、卫生的融合发展,打造健康中国的城市范例》(第20190059号提案)收悉。现结合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区卫健局和我局实际工作,答复如下:
一、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入融合
一是配合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做好全民健身工作的推广,普及健身知识。二是进一步推动我区健康场所创建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19年在大运中心“一场两馆”全民健身免费开放天数31天的基础上,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全年增加文体惠民项目周一至周五每半天公益开放,截至2019年5月,大运中心每半天公益开放天数共计235天,接待免费健身人数近6.5万人。三是将健身科普融入到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中去,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健康意识。
二、关于推进体教融合,深入落实健康知识普及
建立运行机制,统筹利用场馆资源及赛事资源与学校资源有机结合。全面实施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学生常见病的干预。学校应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技能,推动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把龙岗区创建健康城市作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建立中小学体能监测常规机制,加大科学健身指导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测试常态化机制,探索体质测定及运动健身指导与社区医院和校外体育团体等社会资源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依托第三方体质监测数据库,建立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我区100%学校按时上报《国家体质测试标准》数据,优良率和合格率均高于全市平均分,2018年我区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为43%,合格率为94%。区教育局每年举办区级各项目的学生类体育竞赛18项,给各校提供该项目发展平台,提升学校对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视程度,给学生提供在赛中学的途径,在竞赛中体验项目的魅力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努力奋进的意志品质。
开展科普讲座活动,深入场所传播健康知识。组织各卫生计生单位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等场所,围绕“健康素养66条”开展健康科普宣讲,积极落实省级健康素养巡讲活动,传播权威健康信息,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仅2018年度,全区共完成健康素养科普讲座232场次,参与群众近22000人次。
我局体育产业发展科定期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的文体赛事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结合赛事资源,推出大型赛事演出并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和公益票的派发。在原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青少年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馆冰场资源,积极开展青少年冰上项目的培训。
三、全面实施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持续推动体医融合
体医结合在实施层面的措施和方法。(一)加强全区健康场所的创建,推动健康促进环境的建设。(二)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用,增强各类平台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打造健康服务传播平台,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区教育局的教育系统明确体教医结合的主要实施措施,全面开展全民科学健身活动,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全面落实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发挥体育的健康服务功能。(三)推动居民体质测定、运动指导与社区社康,医院治未病科、运动康复科等资源的结合。在全区卫生健康单位内推广“看一次病,送一次保健”,“开展一次业务工作,送一次科普”等做法。四、促进体医结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发挥中医院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体教卫融合发展为增加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体教卫融合发展,我局全面实施健康龙岗战略,把加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城区教育水平、加快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纳入到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结合人口发展需求和产城融合标准,从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分布等因素是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依据,区发改局对此开展《龙岗区人口发展与公共服务匹配课题研究》,从全区、各片区、各街道多层次研究人口发展与公共服务的匹配情况,提出应对人口变化的公共服务提升路径和对策建议,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且计划到2020年,新增床位5000张以上,建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达到188家,建立更高水平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满足市民更高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达40000个以上,深圳国际大学园学生人数达2.4万名,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全面优质发展;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力争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平方米,为市民提供更多健身场所和设施,竭力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代表们的建议,对我区体教医的融合推进与实施致力于全民健康的需要及健康中国建设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促进我区体育、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勇当排头兵的城市内涵的目标,我们将认真听取,积极贯彻落实,请各位代表继续给予关注和指导。
此函。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