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潘跃红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第20190071号提案《关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创建“龙岗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会同区教育局、区科创局、区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落实政策联办扶持力度方面
关于提案中“通过有利政策,优选中医药龙头企业进驻,科创局支持中医诊断设备研发扶持,激励中医非药物疗法创新”,办理情况如下:
(一)实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激励。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对符合条件的龙岗区中医药行业科技型企业给予上年度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0%、最高50—100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二)实施生物创造激励。对经核准符合条件的拥有新药医疗临床批件、医疗器械注册证、药品生产批件、新版药品GMP证书的企业给予50—100万元/项、同一企业每年累计不超过500万元的生物创造激励。
(三)支持和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制定出台《龙岗区大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升)扶持办法》,提升创新水平,以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含5亿元)大型工业企业培育或提升建设研发机构,按企业拟购研发仪器设备金额的40%、给予最高150万元资金扶持;对年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不含5亿元)的企业,按拟购研发仪器设备金额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扶持,用于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
(四)实施龙岗区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科研项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18年立项138个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其中涉及中医药类项目20个。
二、支持“产学研医用”创新合作方面
关于提案中“支持院校企跨区联合开展“产学研医用”创新合作,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技术转移孵化平台”,办理情况如下:
(一)积极构建中医药产学研体系。我局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落户龙岗,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尖端研究成果相结合,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防治的联合攻关,重点开展名医名方、中药新药、中药类食品保健品、诊疗检测仪器的研发研究。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力争在免疫等疾病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中医药企业合作,促进企业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中医药产学研融合发展。
(二)积极研究制定企业研究院建设扶持政策。区科创局拟研究制定企业研究院建设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统筹整合,依托单位现有优势资源,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中医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开展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引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继续实施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区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创新,促进区中医药行业及整体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良性发展。
三、鼓励成立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
关于提案提出“鼓励成立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办理情况如下:
(一)促进中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区科创局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扶持政策,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实施生物创造激励和企业研发投入激励,促进中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二)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与企业技术合作。一是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可穿戴设备,集中调查收集市民的体质情况,结合体质辨识数据进行疾病谱研究,建立覆盖全区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二是以探索发展“互联网+道地药材”服务模式为抓手。积极与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物流基地对接,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质量标准,推荐全区医疗机构使用道地药材,在全区形成道地药材可溯源、可查质、可究责的服务体系。
四、鼓励非政府组织开展“知未病与治未病”健康公益活动方面
关于提案提出“鼓励NGO组织开展中医“知未病与治未病”健康公益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办理情况如下:
(一)明确中医药文化推广政策要求 。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作出了顶层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区教育局严格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积极主动联系深圳市健康教育所,协同我局,组织安排中医药专家走进学校,做好中医药知识在校园中的推广。
(二)丰富中医药文化推广形式。一是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督查和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的眼保健操,积极开展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网络知识竞赛,大力推动各学校拓展校本教育空间,通过班队会、文艺演出、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发挥中医药专业机构作用。取得龙岗区中医院的支持,以龙岗区中医院中药博物馆为学习基地,利用春秋游机会,到仙湖药用植物园和梧桐山等植物公园进行科普知识。积极为科普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学校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让这部分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生,让未来的主人翁了解、熟悉和应用中医药知识。三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邀请委员到基层学校指导有关中医药知识校本课程编制,适时开展讲座。四是组建“龙岗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宣讲团”,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企业、进社区等科普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
201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