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蔡陈戈、刘浒山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新客家精神打造成为龙岗特质的建议》(深圳市龙岗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0180067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各汇办单位一起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结合我区实际工作,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区文体旅游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深圳“东进”战略布局和全面打造“东部文体高地”建设目标,加快建设“国际视野、岭南风格、特区精神、客家特色”糅合的城市文化印象。结合各职能部门及工作实际,主要措施和成效包括:
一、打造新的客家旅游“吸引物”,加大宣传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推广活动。推动甘坑客家小镇景点升级改造,大力开发都市休闲旅游产品;联合媒体开展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推广活动。如联合深圳晶报举办“客家美丽遇见你”龙岗客家文化旅游体验周活动,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展现龙岗特有的人文与旅游资源、联合深圳侨报继续开展第二届“山环水润,魅力龙岗”文体旅游摄影大赛,通过线上参赛及线下摄影采风及软文宣传推广龙岗客家旅游资源。
二、抓好传承客家品牌活动,打造龙岗客家特色。一是继续创新办好区第五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品牌活动;二是抓好客家题材文艺创作。会同区纪委积极推进廉政话剧《鹤湖百年》创作与巡演工作,力争将该剧打造成文艺精品项目,大力弘扬客家廉政文化;三是加大对本土艺术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推广等做法,扶持本土原创文艺精品、推广本土艺术名家、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活动;四是做好相关活动宣传。对客家文化活动,进行专门梳理和小结,及时将活动进展情况、社会效果等向社会告知,提升市民对客家文化的欣赏和认同。
三、普及客家文化教育,开展客家文化教育专项活动。一是创建一批具有客家文化特色学校。立足学校历史积淀,鼓励和支持一些客家文化教育基础深厚的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把客家文化教育打造成学校特色文化,引领学校整体发展。通过搭建平台助起跑,推进部分学校成为龙岗区客家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深入打造客家特色学校。目前,南联学校、龙岗中学、千林山小学等已发展成为引领全区的客家文化教育品牌;二是普及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具有客家文化特色学校的引领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全区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教育。在特色学校的带领下,部分学校确立了符合本校发展需求的客家文化教育项目和活动,如;横岗保安学校收集的客家农具,并开设农耕文化教育;龙岗中学开展客家建筑摄影比赛,并将作品制作成明信片就是很好的例子;三是开展客家文化教育专项培训活动。为了提升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提高教师客家文化教育能力。开展多层面的教师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讲学,还把龙岗鹤湖新居、大万世居、龙田世居、茂盛世居等作为教育基地,各学校也开展形式各异的客家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如,南联学校开展的《利用客家博物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鹤湖新居等客家校本教材,开设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校本课程、千林山小学开展的《客家文化传承与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课题研究、龙岗中学成立了“客家建筑美学传承教学研究工作室”等;四是组织中小学生到客家文化教育基地实践活动。丰富客家文化教育内容,要求各学校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客家文化教育的课堂延伸到社区、家庭、客家围屋、博物馆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教育活动,一方面搭建客家文化教育载体,在中小学中举办“读书节”“艺术节”“客家美食节”“客家文化展演交流会”“客家文化摄影展”“客家英雄故事会”“阅读童年”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客家文化教育氛围。另一方面要求各学校创新教育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学用并行,内修外拓提高品行修养。如,开展客家山歌学唱活动;客家山歌快板表演活动;客家精神讲故事比赛;举办客家文化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客家农耕农具展览;在鹤湖新居客家围屋开展“小导游”活动,向客人介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等。
四、宣传“新客家”文化,打造龙岗新文化标签—“新客家”精神。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龙岗,新客家精神应成为龙岗更具包容性的新特质,务实、创新、向上等都是新客家精神的内涵。龙岗作为新客家人的家园,一是塑造客家优秀代表人物。推出“关注港中大(深圳)首届本科生——'黄埔一期'毕业”系列报道,报道首届毕业生的创业和继续求学的故事,并专访该校校长徐扬生,谈办学故事和收获的办学理念,及港中大(深圳)在龙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展现“新客家”优秀代表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二是协办大型文史项目“乡愁印迹”,对区内55个古旧民居、知名旧址、红色遗址、民俗文化等进行采访报道,再现这些乡愁印迹里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宣扬和传承客家人创新务实的精神,激发新老龙岗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开设“基层先锋 榜样力量”栏目,宣传新客家人的创新、勤恳、向上的品质。该栏目将目光对准了基层安监、土地整备、城管等基层工作人员,报道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的感人故事。
五、结合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引领共建“新客家”发展。在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充分利用大运中心场馆资源等优势,高水平举办NBA深圳赛、ATP与WTA深圳公开赛、CBA全明星赛、加拿大女子冰球联赛等系列高端赛事,赛事宣传期间,我们积极宣传客家文化,在2017年NBA中国赛深圳站进社区活动中,宣传客家麒麟舞向外国球星介绍客家文化;加拿大女子冰球联赛宣传期间,积极宣传客家重点古村落之一--鹤湖新居,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客家文化之美,把新客家文化向国际推广。在大型文化活动方面,结合深圳东部中心、大学城、外来青工大区、客家地区等区域功能特点,抓好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元文化需求,持续办好“你点我送”文化惠民工程、“一唱一跳”歌舞大赛、“六大节庆”“戏曲进校园”“文化沙龙”等活动,在活动宣传开展期间,积极宣扬新客家文化。比如以客家民间生活及习俗为题材,通过宣传和讲解客家民歌、客家民谣等在客家聚集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曲,让市民更加了解客家文化以及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社团创作更多的有关客家题材的文艺精品。
感谢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龙岗文体旅游事业发展。
深圳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