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提案公开 > 提案答复

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023007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29日 来源:龙岗政协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熊缨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龙岗建设成为医养结合示范区的建议》(第2023007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老龄化规律,对标先行示范区“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战略定位,长远谋划“医养结合、有备而老”,加快推进医养康养体系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项目。3月,省卫生健康委医养结合专家组听取我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专家组对我区医养结合工作在顶层设计规划、政策经济支持、医养结合服务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

  一、关于“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建议

  (一)出台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开展。2020年,我局联合八部门制定《龙岗区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选定龙岗中心医院集团、深圳慈海医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龙岗中心医院在全市率先推广尊严死、生前预嘱等理念,免费为安宁疗护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服务。

  (二)省内创新老年人身、心健康双分级管理模式,精准构筑健康服务网底。2021年我局出台《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创新老年人身、心健康双四级管理模式,通过开展生理、心理等四个维度健康评估,对应提供四个等级健康管理服务,将全区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统管起来,为广大老年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三)突破价格障碍,填补公立医疗机构办养老项目省内无收费依据空白。2021年以前,公立医院办养老项目无收费政策依据。为解决公立医院办养老项目无收费政策依据问题,我局主动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政策,于2021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价格政策,明确规定医养结合机构的非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养结合机构自主定价。此政策的出台填补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办养老项目无收费依据空白。

  (四)优质高标推进“两院一体”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一是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三家,分别为深圳市南联颐养中心、龙岗区任达爱心护理院和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简竹护理院,总投资1.2亿元,总用地面积1.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总床位876张,平均入住率60%以上。二是在建医养结合机构三家,分别为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养老项目、龙岗区第二中医院养老项目和龙岗区第一养老护理院项目,总投资33.4亿元,总用地面积7.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16万平方米,总床位2650张。

  二、关于“做强街道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平台功能”的建议

  (一)制定健康提升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我局制定《龙岗区夯实基层卫生基础加强社康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标准上提标扩容,将服务对象由辖区内65岁常住老年人扩大到60岁以上户籍及65岁以上常住居民。今年截至目前,已为龙岗区8.5万名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超额提前完成区政府民生实事任务(8万名)。

  (二)创新老年健康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两次医养结合服务。我局创新老年健康管理,印发《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创新身、心、智老年健康“三分级”管理模式,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老年人开展身体、心理、智力等三个维度健康评估,对应提供三个等级健康管理服务,做实做细老年人健康管理。

  (三)推进医养“三进”服务。一是医养结合进居家,建立家庭医生团队526个,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491名,建立家庭病床579张;二是医养结合进社区,与全区予以保留的7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部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定期组织专家团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上门巡诊等服务,累计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巡诊183场,服务老人3325人次;三是医养结合进机构,跟全区9家养老机构全部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在养老机构发挥医疗护理技术指导作用。2023年累计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健康巡诊130次,服务老人2154人次。

  (四)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00%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和配备中医师,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基本医疗和中医“治未病”服务,并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进行中医药健康指导。今年截至目前,我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74%。

  (五)稳步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动龙岗中心医院、区七院简竹护理院、深圳慈海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区域联合体,开展多形式安宁疗护工作,今年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安宁疗护老人356名。

  三、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支持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养老服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目前,全区已有馨榕、金翅膀等4家职业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携创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护理、康复保健专业,已累计培养484名专业技能人才。

  (二)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引进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在我区设立分院,打造全市首个区级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内地、港台地区在老年护理领域具有资深经验的专业教授、高级护理师作为讲师进行授课。自开办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共举办24期养老护理员专项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印发《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实施细则》,鼓励养老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参加我区主办或承办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职业技能竞赛,给予比赛成绩排名靠前且获得表彰的选手0.6万-10万元不等一次性奖励,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的建议

  (一)编织基层社会组织宣传网。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机构,在全市率先开展117场“一社区一场多式”老年健康科普巡回宣讲活动。通过组建老年人健康科普讲师团,科普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老年人福利政策宣传等,提高老年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知晓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由2019年的57.26%提升至目前71%以上,顺利完成国家基本公卫、健康深圳绩效考核,激发老年人参加健康管理积极性。

  (二)重视老年健康和医养宣传教育。原创出品了《老张的健康妙方》《当你老了》等多部老年健康科普视频,其中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和积极老龄观的原创动画视频《养老防骗,“声”入人心》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老龄协会共同发起的2022年全国敬老养老助老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的电视类优秀作品。我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为一老一小办实事”主题材料获得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20次,大幅提升龙岗区全面深化改革项目“一老一小”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关于“引入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鼓励高校成立学生组织志愿者社团。组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微光公益社团进行“您好,老兵!”和“映相派”等关怀老人为主题的志愿公益活动,引导中学生、大学生加入养老服务的组织中来,定期探访陪伴老兵群体和校内高龄职工群体,传播老兵故事以及关怀高龄后勤职工人员。

  (二)成立学生陪伴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组织20人次的志愿者团队,每周开展不少于14场常规服务和提供不少于200个志愿服务岗位,为独居长者、孤残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为龙岗区社会福利中心、龙岗区智康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龙岗区南联颐养中心、龙岗区任达爱心院、深圳市肿瘤医院的孤残儿童、残障人士、独居长者、病患院友等群体开展常规服务近2500场,服务对象超800人次。

  (三)提升志愿者养老服务水平。与我区馨榕学校合作,揭牌成立首个“龙岗志愿者”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并于2022年6月开展“南粤家政”深圳馨榕社区养老团体(街道)志愿服务队委任仪式暨养老志愿者服务培训,至今有约400名志愿者参加养老志愿服务培训。通过“养老护理”技能素养提升公益培训项目,提升志愿者专业服务技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感受社会的关爱和党的关心。

  衷心感谢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给予关注与支持!

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7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