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龙岗区第六届“职工技能之星”蒋全川
他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16年,对技术攻关、工艺改善简直有“瘾”;他负责的两个工艺改善项目为公司至少创造了600万元的经济效益;他想让即将读大四的儿子到深圳实习、工作,因为在这里只要肯努力、有技术,就能施展抱负、有无限未来。他,就是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工艺技术员蒋全川。
蒋全川在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汽车玻璃的雨感器、镜座、镶条、线接头等配件安装的工艺指导、改善和维护。这些年,他为公司配件安装改革创新“操碎了心”。
2017年,信义6553A系列产品因镜座与雨感位置间距存在偏差,影响了后续在产品上的设备安装,因此遭到客户多次投诉。蒋全川说,生产的样片为16MM,实物是13MM,其实这个偏差在普通产品中是允许的,但因为这个系列产品是特殊产品,所以这个误差就无法被接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全川前后做了四五套改造方案,但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他没有气馁,不断尝试、不断改善,终于,蒋全川根据镜座与雨感的位置间距,制作了一个“凹”形工装,安装时可将凹槽套在镜座上,雨感上边则紧靠卡槽下边进行固定粘贴。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误差问题,在取工装时又不会碰到刚粘贴的雨感座。至此,这个被投诉多次的难题终于得到完美解决。
对工艺改善有“瘾”
两个项目创造600万效益
16年来,搞技术的蒋全川可以说对技术攻关和工艺改善“上了瘾”,比如:公司原单发的五金件和塑胶件放入胶袋简易包装后,通常用胶纸粘绑在箱体上,但当多型号产品配装一箱时客户就难识别产品。面对这一问题,蒋全川进行了对原单发附件标识、包装和固定标准化的改善,既能预防附件漏放,又方便了客户的取用,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此外,他还研发了多槽道打底涂工装,不仅提升了单次可排放涂打的小五金件数量,而且使工装上的小五金件更容易拿取……2017年至今,蒋全川已更改、制作了《附件申报、领用指引》、《9214#3M胶预贴镜座》、《附件清洗作业指引》、《通用附件安装作业指引》等作业文件9项,他指导负责的《包装、贴合合并总成效率提升》和《提升附件安装质量》两个项目已在集团各公司推广,为公司至少创造了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蒋全川说,被评为“职工技能之星”让他倍感压力,以后必须要更加努力才行。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两个孩子,老大马上要读大四了,“我希望他能到深圳实习、工作,因为在这里,只要你肯努力、有技术,就会有自己的一片舞台,就能施展抱负,有无限未来!”
(来源:深圳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