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劳动最光荣!一个个名字,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
在此次表彰中,来自深圳龙岗的横岗街道六约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立蕤获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自担任社区书记以来,张立蕤始终习惯用“小黑板”记录民生诉求,针对辖区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实行挂图作战,对辖区福高坑片区现有历史遗留乱搭建及非法种养行为的住户攻坚,成功助力打响了横岗街道清拆查违“第一枪”,为横岗南片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和产业空间保障。如今,“书记小黑板”焕新升级为“智能交互屏”,但手写待办事项的习惯未变,深夜十点的党群服务中心,依然可见他誊抄问题、研讨对策的身影。“基层工作要像绣花,针脚里都是人心”是他挂在嘴边的话语。
作为土生土长的六约人,张立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带着天然的责任。木连龙片区的违建窝棚曾是“城市伤疤”,六约市场的污水横流曾让居民买菜像“跳格子”,这些“痛点”在他心里既是“家乡的难”,更是“自家的坎”。他带领社区干部把“清拆攻坚”写在黑板最上方,3个月内上门沟通百余次,用“拉家常”式的政策解读,将“政府要拆”转化为“群众想拆”。拆违后腾挪的土地,如今变身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旅地标,让“城市伤疤”蜕变为“科技田园”,对龙岗区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他牵头搭建“社会资源库”,把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纳入“朋友圈”。2023年成立的“张立蕤书记工作室”,将“朋友圈”制度化,吸纳企业高管、股份合作公司负责人等共治力量。如今,76名党员组成的5支“党员先锋队”活跃在文明创建、矛盾调解一线、社区治理的场域内,促进社区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六约市场改造时,30多次蹲点商户听诉求,发现海鲜档老板担心抽湿系统影响海鲜存活率,就带着工程师现场测算湿度;菜贩愁排污管道堵塞,就画着示意图解释 “雨污分流”原理。最终,曾经被投诉最多的市场,成了居民点赞的“星级市场”;当年轻人抱怨社区缺活动空间,他们联动企业把闲置土地改成“口袋公园”,引入VR 党史学习基地让红色教育变“潮”;面对新业态群体,在伯恩光学厂区建“能量树”工作室,让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劳资纠纷、子女入学等问题。
带年轻干部时,他常说“办公室里想不出好办法,群众家里才有真答案”。党委委员王亮推进天然气入户时遇阻,张立蕤让他跟着居民去厨房看油烟管道布局,听阿叔抱怨“施工把灶台弄脏了”,后来他们就想出 “施工前铺防尘布、完工后帮擦灶台”的细节,点火率从70%飙升到98%。他通过多种形式与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社区后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建立社区“后备干部库”,为社区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经他培育的社区党员先锋队、星计划”后备干部都转变成社区治理问题的“解题能手”。
从“矛盾窝”到“样本田”,从“小黑板”到“智能屏”,变的是治理工具,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他以“绣花”般的耐心、“穿针”般的细心,织密基层治理的“针脚”,让六约南这篇热土处处绽放民生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