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人:社会科学界、李小热、潘东清、陈晓津、廖健忠、刘海杜等委员
“当前,从内在机理、责任使命和基础条件等方面综合来看,龙岗应加强与香港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有力支撑贡献。”区政协委员李小热等人认为龙岗和香港两地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加上龙岗作为深圳的行政大区和经济大区,加强与香港交流合作是责任所在、使命使然。
此外,龙岗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港国际中心等机构、项目及数千港资企业,在香港的龙岗同乡会、龙港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及一些龙岗企业等重要平台作用,还有莲塘口岸的即将开通等资源和消息,都进一步强化了龙岗与香港交流合作的可行性。对此,他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加快深港国际中心等项目建设
大力支持在龙岗的港资港企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深港国际中心等大型、特色项目建设,打造示范项目,引导推动龙岗与香港在经贸、金融、商务服务等方面的多元紧密务实合作,助推龙岗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
建议二:加强与香港的教育、医疗领域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交流培训合作。依托姊妹学校、医疗联合研究等现有平台,强化两地师生、医护人员等互学互鉴。
二是鼓励支持香港企业、社会组织等在龙岗设立或参与建设教育培训、卫生健康类机构。着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医学专业和在龙岗举办医院。积极探索在龙岗建设深港医疗合作机构和教学科研平台。
建议三:深化与香港的科技领域交流合作
一是与香港科研院所、开发商等在龙岗共建科技创新园区。比如,遴选老旧园区纳入香港科技园区体系,由香港主管,龙岗负责配套服务,形成“飞地园区”,并着力吸引在香港孵化后毕业的企业入驻;引导创新产业园区与香港优势产业的研究机构合作,成立香港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在现有园区开辟香港科技服务“园中园”,吸引香港的专业服务机构入驻。
二是深化与香港在检验检测认证领域的合作。比如,在医药、食品、珠宝、环保、资讯及通讯科技等行业,引入香港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加强与香港“Q唛”优质产品计划合作。
三是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共同设立双向双币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吸引香港科技机构和人员优先选择龙岗作为产学研合作平台。
四是联合打造深圳东部大科学中心。鼓励支持在龙岗的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研发等任务,并与香港相关机构和人员联合承担完成任务,对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宽领域、提升水平。
建议四:着力吸引香港青年来龙岗创新创业
一是深化与香港各级各领域工商行业组织的联系交流,利用龙港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等平台,加强宣传,吸引香港青年来龙岗创新创业。
二是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设立创客中心和项目路演中心,特别是建立深港学生创新创业及实习中心,结合天安数码城深港青年创业大道、星河WORLD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业基地等涉港创新创业载体,完善工作生活相关配套服务,鼓励和吸引香港高校毕业生及香港青年来龙岗创业。
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机制。
建议五:扩大与香港的文化创意领域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推动具有一定影响的香港文化艺术人员和机构来龙岗开展交流演出等活动,同时鼓励支持龙岗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等到香港展演交流,促进两地文化艺术共享共荣。
二是充分利用两地的各种文化创意交流平台,加强常态化联络合作,大量引入香港创意设计领域的人才和作品。
建议六:大力推进与香港的快速交通联系
紧抓莲塘口岸即将开通的契机,积极协调、动员区内外各方力量,大力推进龙岗与香港快速交通联系。一是加快龙岗中心城、大运新城等重要片区与东部过境高速连接的道路交通建设。二是加快研究、及时建立龙岗到莲塘口岸的捷运直达公交和客运接驳系统。三是结合莲塘口岸建设,向市里申请规划建设深港东部轨道,形成“东、中、西”的深港跨界轨道交通体系。
目前,龙岗区发改局已专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领域专责小组,区重点区域署将全力协同区发改局,以深港合作为重点,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刻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涵要义,推动“4+8”重点区域提质扩容,大力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典范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