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园山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政务专题 > 社区动态

便民服务送上门 数字赋能护银发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龙岗融媒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刚在‘i龙岗’平台提交预约,通知就来了!”近日,园山街道银荷社区居民李阿姨看着手机上的预约成功提示,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卧床的老伴。这个以数字化手段整合各类社区活动与便民服务的虚拟社区平台,正成为连接爱心服务与银发群体的“暖心桥梁”。

  次日一大早,银荷社区“爱心到家”贤达能人义剪小分队的12名队员准时集结。身着黄马甲的退休理发师与社区党员们携带理发工具包和血压计,兵分三路穿梭在辖区楼栋间,为8位高龄、失能老人送上“上门星期三”的专属温暖。

  在卧床老人刘先生家中,这场特殊的“理发服务”充满温情。队员们先围在床旁细致测量血压、血氧,确认生命体征平稳后,合力铺好防水垫,用温热毛巾轻柔浸湿老人稀疏的白发,指腹轻揉按摩头皮。理发环节更显默契:一人半跪托住老人后背保持舒适姿势,一人手持吸发器实时清理碎发,两人专注修剪发型,全程未让一根碎发沾到枕巾。“我一个人根本干不了这活儿,多亏你们每月两次上门!”家属红着眼眶连连道谢。

  如今,这项义剪服务已升级为“五件套”标准化流程:进门问好拉近距离、健康检测掌握状况、发型修剪贴合需求、头皮洗护清洁舒适、暖心聊天排解孤独。临走前,队员们总会递上“微心愿便签”,认真记下老人念叨的燕麦片、防滑拐杖等需求,录入心愿单后同步至社区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依托“i龙岗”虚拟社区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半年来服务队累计上门服务35户家庭,攀爬台阶超8000级,用汗水换回70张满足的笑脸。

  截至目前,这支义剪服务队已从最初“一人带三人”的小团队,发展成拥有20名固定成员的专业队伍,这一成长离不开“五社联动”机制的有力支撑。通过专业化的组织运作,让分散的爱心力量凝聚成持续的服务动能。制定服务标准、开展技能培训、搭建沟通桥梁,使义剪服务从零散的善意之举,升级为规范化、常态化的社区治理项目,有效填补了高龄、失能老人居家服务的空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我们剪的不只是头发,更是把党和社会的温度梳进每一根银丝。”银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依托“i龙岗”虚拟社区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动义剪服务与送餐、居家护理等便民项目深度串联,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服务需求一键提交、资源精准匹配、进度实时追踪,让更多困弱老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虚拟社区平台享受有尊严、有温情的晚年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