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山街道西坑社区坐落在梧桐山脚,山灵水秀,人文荟萃,是一处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森林小镇”。2024年以来,西坑社区党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党建会客厅”,通过平台每月议事,引导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链接撬动各方资源共同发力,做到事事有人管,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党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成效,逐步形成共商共建、同心善治的共治氛围。
小事马上办 党群关系更融洽
“公园的路灯都安装好了,社区办事真高效!”在西坑社区中心公园,正在散步的居民看着崭新的太阳能路灯高兴地说道。在近期举行的“党建会客厅”活动中,有居民提出“中心公园一侧路灯不亮,夜间太黑不安全”的问题,社区党委通过“书记面对面”平台马上办,街道城管办迅速“接单”,随即协调采购和加装太阳能照明灯。
同样是在中心公园,有居民提出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社区党委迅速响应,一方面,在公园安装了声音监测设备,并组织值班人员、社工、志愿者、警员组成巡逻队,开展巡逻整治及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摸排各娱乐团体人员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降噪宣传倡导,达成“晚上9点后禁止一切噪声活动”的共识,噪声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党建会客厅”引导西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大家谈,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讨论治理策略,推动形成一系列“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如社区“四点半课堂”活动桌椅、“夕阳红”理疗物资等2个货物类项目,党群阵地建设等2个工程类项目,以及“童心童代同参与”儿童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等12个服务类项目,让居民诉求畅通了,小事及时解决了,党群关系更加融洽了……社区逐渐形成了理解、包容、共同参与的良好风气。
大事同心办 家园意识更浓厚
由于社区内道路缺乏规范,车辆保有量持续增加,乱停车、交通不畅等现象影响居民出行。对此,西坑社区组建了由党员干部、股份公司员工、交安员、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各方共同发力,建立联络群,公开联系方式,主动巡查与接收处置投诉违停乱象相结合;实施机非分离车道改造,约束行车行为的同时降低了交通事故率;组织宣传队伍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多场宣传活动,从源头上提升居民安全意识。“社区里很多道路都比较窄,好在现在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多了,整体出行环境好了不少。”骑着电动车接孩子放学的居民邓女士说道。
西坑社区“瓶改管”项目,启动时已是全市最后一批,没有前面两批的过渡和适应,时间紧、任务重。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到各居民小组召开动员会,邀请街道业务部门进村指导,仅用时5天便安装完成点火8650户,点火率达96.5%,工作完成比例高、效果好、推进快。
大家的事情同心办,就能把事情办好。西坑社区平安促进会,是一个有着1/3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由社区干部、企业家、物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组成。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群防群治,慰问帮扶困难人群,组织开展“微心愿”、美食派对等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党委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
难事全力办 立足长远更美好
西坑宝塔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古代环境保护和深圳建塔技术的一个例证,七边型的宝塔在建塔史上也较为罕见,具有研究价值。近年来,西坑居民发现宝塔有倾斜迹象,或与边坡沉降有关。为了不让宝塔变成“斜塔”,社区居民代表积极向党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对宝塔及周边进行基础加固。在党代表和社区党委的努力下,当前已推动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立项批复,将实施边坡工程、排水工程、山顶平台修复和河道微整治工程,调整设计方案。
以党为核,凝心聚力,西坑社区通过打造“党建会客厅,同心议事汇”品牌,让社区大小事务、群众诉求有了反映和议事的平台,党委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激活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切实改善了社区治理效能,形成了共商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