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于2014年全面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一年多来,效果显著,推进得力。目前,全区75家社康中心拥有中医师;113家(97.4%)社康中心配置有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所有社康中心(116家)均配备中成药,47家(40.5%)社康中心配备100种以上中药饮片;除新开业及诊疗功能缺失的社康中心外,其他社康中心均能提供至少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90%以上的社康中心能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全区社康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政府重视,精心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龙岗区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并由区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二)多部门参与,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区编办批准区卫生计生局独立设置“中医科”,并增加80名社康职员编制,用于中医人才的引进。区中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开展全区中医药业务指导。市、区财政按照1:1比例设立创建专项经费各50万元。区财政投入创建经费300万元,用于中医特色社康中心中医馆的软装修、中医专家下社区经费及中医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区社管中心也在2014年项目经费的一般管理事务经费向各医院下拨业务经费49万元用于扶持创建工作。2015年,财政预算继续将投入400万元创建经费,以支持创建工作的开展。(三)加强管理与督导,重视工作质量。区卫计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到2014及2015年度重点工作,并安排分管领导重点管理,对创建工作要求“人员到位”、“设备到位”、“业务到位”。创建办拟定并下发了迎检资料目录,规范迎检资料的共性资料模板,统一发放文件盒,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创建工作。(四)以点带面,营造浓厚的中医氛围。确定了龙岗中心医院南联社康中心、区第二人民医院长坑社康中心、区第三人民医院大康社康中心和区第五人民医院鹅公岭社康中心等4家社康中心作为社区卫生中心的标准来创建。确定了南联、千林山居、长坑、大康、西坊、鹅公岭、上李朗等7家社康中心开展特色社康中心中医馆建设,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加强示范作用,积极推进中医氛围建设。同时,充分利用龙岗区电视台、深圳侨报等大众媒体进行基层中医药工作进行宣传,提供居民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知晓度。(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全年共举办了18期中医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培训班,培训达1260人次,并对3名社康医务人员进行中医专项进修,以提高其中医药服务的业务能力。
龙岗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王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