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范喜彬,现年44岁,四川开江人,中共党员;1993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某部队;1997年退役。2020年2月,范喜彬加入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担任队长一职。无论是身在军营保家卫国,还是回归地方服务社会,范喜彬入党誓词终身铭记、退役诺言谨记于心、爱国爱民矢志不渝,把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作为永恒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感人至深的篇章。
军魂不灭,为防控疫情他无私奉献
“您好先生,我们是退役军人志愿者。为了您和社区群众的安全,我们需要采集一下信息。请您出示一下证件,我们登记一下。请您配合我们检测一下体温。”这几句话,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范喜彬每天会说不下百遍。他白天上班,下班后要照顾家中幼儿,但还是抽出休息时间坚持到岗服务4小时。每次战友们劝他回家休息照顾孩子,他都说国家有难,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该做表率;作为父亲,也要给孩子做榜样。
范喜彬在防疫一线
2020年2月10日,一位家长匆忙地找到范喜彬,说孩子得了黄疸要去社康医院,而社区又封路出不去。范喜彬立马与战友们商量,为这家人提供了一些帮助,让孩子得到及时医治。对此,范喜彬表示,防控工作要落实落细,全面具体,但面对特殊情况,也不能过于刻板,也要特事特办,因事制宜。
受疫情影响,一些返深人员比较情绪化,尤其是湖北返深人员,作为社区重点跟踪和监测的对象,他们心里难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为打消这些居民的疑虑,范喜彬每次都用特有的亲和力慢慢和大家解释。虽然自己也口干舌燥,但这时候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认同。大家被他的耐心细致所感动,不仅积极主动配合,而且对这群退役军人志愿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经统计,疫情期间,范喜彬个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244.5小时。
范喜彬雨中坚守岗位
参与到防疫一线,实际并不简单,要克服很多困难和不便,尤其是要长时间地执勤,更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很大考验。2021年5月,龙岗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范喜彬又在第一时间穿上队服,主动站在了社区检测点。顶酷暑、冒风雨,全力配合社区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尤其是6月1日夜间,大雨倾盆,已连续执勤10个小时的他始终不愿下岗,找社区工作人员借来雨衣继续在雨中执勤,为居民指引做核酸检测。“范队长我知道,每次街道和社区有活动都能看到他,一直都非常认真地服务我们这些居民。谢谢他的付出!”正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居民黄女士感动地说道。
本色不改,为抢险救灾他奋不顾身
1996年,河北省保定市发生洪灾。范喜彬所在的部队受命前往保定市参加抗洪抢险。“当时负责驾驶指挥车辆前往灾区支援,在部队所学的技术派上了大用场。”范喜彬认真地回忆,“开了两天一夜的车才到达目的地。行程中只有干粮充饥,到达指定位置后各营分配任务。我和战友们负责粮库粮食的装运,防止粮食被水淹没。为了减少集体财产的损失,我们一刻不敢放松,每天不是运输粮食,就是在去运输粮食的路上。大家轮流睡觉,经过十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在部队撤离保定市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们为了表达他们心意,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前来为范喜彬所在部队的全体官兵送行。“看到大家热泪盈眶的样子,满满的荣誉感油然而生——我们一次救援行动就能确保一方百姓安宁。”范喜彬感动地说,“老百姓们的这些举动会让我觉得很感动、很暖心。”
范喜彬抵达河南卫辉后立即勘察道路情况
2021年7月20日,河南突降暴雨,造成严重灾情。河南北部的安阳、新乡、鹤壁等地出现漫堤险情。为此,范喜彬找到正在发布招募令的龙岗区绿舟救援机构主动请缨:“我曾经在部队参与过抗洪抢险,也多次参加龙岗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应急救助培训,请求前往河南支援!”他心系灾区,只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7月24日,范喜彬跟随由9名退役军人和2名救援专家组成的绿舟救援队,携带4条专业冲锋舟、2条橡皮艇及救生服等救援装备连夜赶赴河南省卫辉市一线参加抢险救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配合110指挥部下达的抢险命令,出动的冲锋舟上都配备了公安人员。因城市内涝,导致水位下的障碍物不明,道路标示标牌也无法辨别;同时道路昏暗无灯光,平静的水面伴随着急流、暗流、虹吸水域的各种风险,这对于夜间刚到达该地的救援队来说是最大的难题。
在河南救援期间范喜彬和其他队员席地就餐
在队长周天华的部署下,范喜彬与队长各带一条冲锋舟出勤,探索水域情况。在掌握基本情况后全力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救援。截至7月27日下午6时,救援队已安全转移群众近200名,抢救落水群众8名。此外,7月26日还紧急护送一名临产孕妇前往医院。灾情稳定后,范喜彬和救援队便配合公安部门和卫辉市人民医院开展垃圾清扫、卫生消杀等工作。范喜彬和救援队获得了龙岗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初心不变,为回馈社会他坚持不懈
范喜彬的父亲曾在海军部队服役了8年,退役后担任村支部书记,常带领村民一起干农活,到村民家中走访,及时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是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兵支书”。父亲常给他讲述部队的故事。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军营心生向往。“为了能当兵,我从小就锻炼身体。1993年,我就要求父亲带我去县里报名参军;1994年,我弟弟也跟着参军了。”范喜彬说。
退役回到地方后,范喜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有两件事范喜彬印象很深,一件是范喜彬出差时,刚到客户厂门口,一辆坐着两个人的摩托车从后面冲过来,坐在车后的男子突然抓住路人的手提包。这时,敏锐的范喜彬立刻意识到有人正飞车抢劫;而现场情况紧急,被抢者不甘心手提包被抢,全力拽住,在摩托车的驱动下,一直被拖着前行。曾是军人的范喜彬,没有丝毫犹豫,挺身而出,双手抓住其中一个抢劫者的肩膀,用力一扯,将对方连人带包从摩托车上拽下来,并将抢劫者一并送到派出所。被抢者连连向他道谢。
服役期间范喜彬(右)和战友合影
还有一件事是,有一次范喜彬刚到公司门口,看到一位女士抱着一名脸色苍白的小孩很焦虑。他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得知小孩是因为吃果冻不小心卡在了喉咙导致呼吸困难。范喜彬立即放下手上的物品,直接抱起孩子往1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冲去。“为了不让孩子睡着,我一路摇晃着孩子对他说:小鬼,醒醒!小鬼,醒醒!”
最终,范喜彬抱着孩子冲进医院大堂的时候,卡在孩子喉咙的果冻,因为一路不断摇晃,滑到了胃里,孩子又活蹦乱跳了。“医生当时和我说,如果不是你抱着孩子一路跑来,可能就发生意外了。”得知孩子没事后,家长感动地紧紧握住范喜彬的手,嘴里一直说着“谢谢!谢谢!”
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范喜彬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服务。他说:“在教育下一代时要把军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对自己和国家都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教导他们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回馈社会、如何把事情做好做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