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统计局 > 统计分析

工业生产开门红 出口内销齐并进

发布时间: 2011年08月1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始之年,在开端之际,龙岗区工业经济迎来了开门红。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列全市前茅。

  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30.26亿元,同比增长17.2%。工业增加值220.25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965家,实现总产值681.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加值198.53亿元,同比增长19.3%,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93.3%和90.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概况

  (一)股份经济迅猛增长,外商经济平稳发展

  股份制经济和港澳台、外商经济是龙岗区工业的主要经济,这两大类型经济占据全区工业9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全区工业经济的根本所在。今年以来,股份制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为全区工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一季度,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411.6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增加值133.48亿元,同比增长30.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60.4%和67.2%,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15.9个百分点和19.1百分点。

  在经历去年的经济复苏后,全区规模以上港澳台、外商投资工业经济在今年呈现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1-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港澳台、外商投资工业经济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7亿元和增加值54.32亿元,同比增长1.6%和4.5%。

  (二)工业品产销两旺,内外销齐头并进

  自2009年以来,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品内外销比重不断优化,内销出口得到平衡发展,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好转,龙岗区工业品销售持续向好,出口快速增长,内销稳步提高。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81.92亿元,同比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品产销呈现兴旺势头,产销率达到100.1%。截止到今年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内外销产值齐头并进,增长势头良好,内外销比重为1.09:1。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值为326.92亿元,同比增长21.5%,内销产值为354.99亿元,同比增长10.1%。

  (三)新增企业形势喜人

  今年一季度龙岗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6亿元,同比增长121.9%,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新增的62家工业企业中,在今年一季度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有45家,占全部新增企业72.6%。

  一季度产值规模超过2500万的新增企业有11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19亿元,同比增长223.3%,其中产值规模上亿元的有2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83.5%。

  二、工业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行业规模情况

  从企业数量看,龙岗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5家,共分布在31个国民经济工业行业大类中,其中企业数超过100家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4家和塑料制品业100家;企业数在50至100家的行业有:金属制品业63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52家和家具制造业51家。以上六大行业的企业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1.6%。

  从产值规模看,一季度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行业只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在10亿元至100亿元的行业由大到小排序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上述九大行业1-3月份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6.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5%。

  (二)行业生产情况

  1、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支柱行业快速拉动

  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3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实现增长的行业有25个,其中,三大重点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全区工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月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3.56亿元,同比增长22.2%,是三大重点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36亿元,同比增长6.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83亿元,同比增长10.1%,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6个百分点。其他增长较快的行业还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72.3%), 医药制造业(增速:70%),橡胶制品业(增速:38.4%)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速:30.6%)

  2、装备制造业增长迅猛,潜力大

  今年以来,龙岗区先进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装备制造基本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呈现出增长猛、潜力大的势头。六大装备制造业中,除了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外,其他行业均实现了增长,其中有四个行业的增速在20%以上,均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区装备制造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81.17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0.6%。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龙岗区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增长提供新动力。

  3、传统行业生产有所放缓

  龙岗区传统行业的发展情况不甚理想,生产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个别行业甚至出现倒退。一季度,塑料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74亿元,同比下降6.42%;家具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下降0.2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2亿元,同比增长1.65%;纺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同比下降12.1%

  (三)行业销售情况

  1、多数行业销售兴旺

  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1个行业大类中有13个行业的产销率在100%之上,有10个行业的产销率在95%至100%之间。其中产销率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它们的产销率分别为129.9%,126.1%和121.2%。三大重点行业的产销率均十分理想,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销率为100.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产销率为99.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销率为98.2%。

  2、对外依存度较高行业出口大幅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以出口为主(出口占销售比重60%以上)的行业有8个,分别为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出口占销售比重均在90%以上。这8大行业一季度合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6.53亿元,同比增长52.2%,其中出口翻番的行业有三个,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口增长分别为157.9%,139.3%和116.3%。

  3、内销行业业绩良好

  全区以内销为主(内销占销售比重60%以上)的行业有16个,一季度合计完成内销产值97.6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纯内销行业有6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这6大纯内销行业一季度合计完成销售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尤为喜人,内销增长幅度高达86.3%。

  4、内外兼顾行业双线齐头并进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7大行业出口内销并重。今年一季度,这7大行业分别合计完成出口产值273.86亿元和23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和19.2%,呈现了出口内销齐头并进的势头。

  三、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成本上升过快,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3.92亿元,同比增长7.3%,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等原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盈利能力有所下降。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9%、25.7%和26.6%,均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7.5个百分点以上。一季度,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合计735.16亿元,成本/收入比高达92.6%,比同期高出7.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的大幅增长,制约了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利润总额有所下降。

  (二)三成以上重点企业生产出现下降趋势

  全区2010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有29家,这些重点企业的生产总额占全区生产总额近60%。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运行态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季度,29家重点企业中,产值正增长企业18家,占重点企业数的62.1%;产值负增长11家,占重点企业数的37.9%。增加值正增长企业15家,占重点企业数的51.7%,增加值负增长14家,占重点企业数的48.3%。三成以上重点企业在今年一季度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情况不甚理想。其中,某集团公司整体进入调整期,生产规模有所下降,其属下企业今年一季度降幅均在15%以上。个别发电企业由于电网需求减少、机组检修和天然气原料上涨等问题导致生产出现微幅下降。某手机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自主品牌手机,以国外销售为主,但今年其产品国外市场严峻,销售大幅下降,从而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应进行调整,下降幅度较大。某电脑外部设备生产企业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产品生产相对放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