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碧水蓝天绿色家园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2日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深圳蓝、龙岗蓝,在5·20的特别日子,拿起你的相机或手机一起寻找身边的‘蓝’,向深圳、龙岗告白吧!”

  日前,一条以“龙岗蓝”为主题的摄影活动在深圳朋友圈广泛流传。该活动作为龙岗区“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之一,以反映龙岗自然环境、人文生活且含蓝色的摄影作品为征集对象,展示了龙岗人的环保理念以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决心。

  一直以来,龙岗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强责任担当持续推进,尤其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后,龙岗做好碧水、蓝天、净土、无废“四大攻坚”,塑造了山环水润的生态格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19年40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黑,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V类水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优良率96.4%;市容环境全面改善,438个物业管理小区楼层撤桶,分类减量生活垃圾为全市最多……短短几年不但还清了历史欠账,还为百姓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区,朝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迈进。

  迅速出台政策,高屋建瓴健全体制机制

  说起近些年的龙岗,“生态龙岗、绿色新城”已成为这里的一张名片。漫步龙岗河岸,徜徉在大运公园,登上秀丽的园山顶……处处可见的“龙岗蓝”“龙岗绿”无不彰显着龙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绩与努力。随口问市民,在龙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多是“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高”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龙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早在2006年就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6年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后,龙岗区迅速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2018年1月,印发《深圳市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5年)》,引领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4月,编制了《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9月,开展创建指标中期评估,对指标达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2020年3月,又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环生态〔2019〕76号),出台《深圳市龙岗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全力组织创建申报工作冲刺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一把火”,驱动着龙岗朝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典范排头兵的方向前行。

  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大力改善辖区河湖水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有了完善的制度,还要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打好四大攻坚战、切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针对“水”这个群众高度关注的点,龙岗上下一心,挂图作战,以“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采用“大兵团作战”模式深入推动水污染治理,施工高峰期有近2万名工程人员、4000台施工机械、在1200余个工程点同时作业。2019年完成780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44公里河道整治、2210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新建污水管网290公里,完成水污染治理投资额162亿元,五项工作全市第一。据统计,至2019年,龙岗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780公里,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改造3657个,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至168.6万吨/日。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区40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黑,780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销号,涉及深圳河国考的布吉河、沙湾河交界断面实现年均值达标,省考龙岗河西湖村断面达标,河流达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质。

  “区里下了大力气治水,我们要守护好。”说起全区的治水工作,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工作站站长欧锦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了感叹。正如市民杜小姐在朋友圈里所写,有一种美叫做深圳蓝撞上了龙岗河,湛蓝的天空中棉花一朵朵,倒影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擦亮“龙岗蓝”金字招牌

  “2019年全年共收获346个蓝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第一梯队。PM2.5连续6年下降,2019年全区11个街道PM2.5平均值24.2微克每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龙岗空气质量怎么样?这组数据是经常刷爆朋友圈的“龙岗蓝”最直观的体现,也是“舒适宜居”最好的注脚。

  为持续优化空气质量,2013年起,龙岗区每年制定大气质量提升计划,不断擦亮“龙岗蓝”金字招牌。11个街道建设空气质量监测“一街一站”站点,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纯电动化,燃气电厂机组排放达到世界最优水平,锅炉全部实现电或天然气清洁能源改造。2019年,龙岗区继续深入推进“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工地扬尘污染“7个100%”,完成73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17台工业燃气锅炉低氮化改造、14022台次机动车路检。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龙岗空气质量优良率96.4%,为全市最好——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到如今的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龙岗不但没有在空气质量方面“落队”,还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出了“龙岗样板”。

  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三步走”做好土壤保护

  除了治水、治气,龙岗在“净土”保卫方面也不遗余力。作为生命之基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环境保护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201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中央、省、市相关精神,龙岗区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三步走”实现土壤安全存量及准入“双控”:

  一方面,摸清底数,分类施策。完成38.27平方公里农用地土壤详查,完成6个一级水源保护区和8个二级水源保护区土壤详查工作,完成37家企业初步采样调查和风险分级,建立土壤质量信息库。

  另一方面,严控准入、联动治土。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区生态文明考核以及城市更新计划审批前置要素,加强与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部门之间工作联动,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共享及联动机制,完成全57个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评审,并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区干部培训计划,组织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培训。

  此外,紧盯重点,化解风险。加强涉重金属等土壤污染重点行业单位监管;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持续开展规范化管理督察考核。

  全面建设“无废城市”,形成可持续发展方式

  什么是“无废城市”?按照国务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解释,“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龙岗是深圳市的工业大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固体废物治理方面难免出现一些困难。龙岗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治理、全面建设“无废城市”,龙岗建成了烟气排放标准最高、日处理生活垃圾5000吨的东部环保电厂,彻底结束了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历史;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体系建设,438个物管小区成功撤桶,实现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还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场所、餐厨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等环保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除了碧水、蓝天、净土、无废四大攻坚战,龙岗还连续举办7届国际低碳论坛,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完善跨区域监管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鼓励全民参与,营造共建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等,如世界环境日活动、利剑行动系列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等。”该负责人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在全区努力下,目前龙岗区已被列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地区之一,提交至生态环境部。下一步,龙岗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力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