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以下简称龙岗管理局)党员干部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敢于担当、锐意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行动自觉,为推进龙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龙岗管理局必须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要自觉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主要体现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14个方面。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七个聚焦”之一,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个方面作出重大部署。结合龙岗区生态环境实际,我们要认真思考、科学谋划,将其纳入未来五年工作安排,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发展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效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聚焦使命担当,扎实推进龙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工业大区、人口大区,我们在新征程上谋求新的突破,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加有为的作风,做绿水青山的“践行者”、生态安全的“守护者”、绿色转型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勇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
勇当“两山”创建排头兵。高位推进,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龙岗区“两山”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深圳市龙岗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以绿为底、“双碳”引领的工业大区“两山”转化探索新路径,成功获评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是深圳唯一、全省仅有的两个获评地区之一,也是继“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龙岗获得的又一“国”字招牌。
勇挑“双碳”工作重担。作为广东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构建“1+8+26”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体系,并发布全市首个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引,推广绿色低碳“龙岗经验”。此外,发布《龙岗区东江流域企业环保合规建设白皮书》,在全国率先开展环保合规体系建设,助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碳标识管理“五个一”服务体系,通过一套指标体系、一套联动运用机制、一套评价方法,以及减污降碳“一本账”、一个智慧“碳路码”,形成低碳领跑者、低碳中坚者、低碳追赶者,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助力企业产品提升绿色竞争力。
勇担安全发展重任。扎实推进突发环境事件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对突出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打造了以“一个库、一平台、一张图、两服务”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推进区级智慧环保实现由0到1的突破。在全市率先建设远程智慧无人机场巡飞平台,10套“空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基本实现了辖区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配备了管道机器人、红外遥感监测、“环保哨兵”等科技设备,完善了人员着装、车辆标识,首创了“科所联动”协同执法机制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强化武装,龙岗区环境违法立案数、处罚金额连续两年居全市之首,年环境信访投诉量实现四年连降。作为全市医疗废物处置主阵地,创新出台全市首个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三所”管理指引,并在全市率先出台生态环境领域“绿色撑企”措施 20条,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主动意识,深刻认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征程上高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美丽中国建设新的号角,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加快实现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龙岗区作为工业大区、人口大区,点多线长面广,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仍处于高位,产业结构偏重,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PM2.5、PM10浓度未达考核目标;部分河流污水管网雨季溢流情况仍有发生;水源保护区发现问题较多,整改难度大。这些问题都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的反映,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走向质变。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示范区建设的迫切需要。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日益进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攻坚期、关键期和转型期,正日益面临正确认识、科学把握生态环境事业发展“时”和“势”的能力大考,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考核目标上,正加快从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向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转变;二是在工作重心上,正加快从以污染防治攻坚为主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转变;三是在治理思路上,正加快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转变;四是在环境质量上,正加快从数量式增长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面临以上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任务,龙岗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要高质量推进龙岗区生态环境事业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强的制度保障。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加快实现龙岗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龙岗区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实施改革措施,全区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但改革永远在路上,当前,龙岗区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围绕重大战略规划、重点目标任务的项目策划和支撑能力不足;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监管和服务的协同能力、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等能力相对欠缺;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环境信访投诉仍高发,施工噪声投诉激烈,“楼企矛盾”突出,噪声、废气扰民依旧是环境信访的主要问题;基层治理能力仍有短板,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占比不足20%,移动执法使用效率较低。以上突出问题,必须以“改革之都”的姿态迎难而上,加快解决。
坚决扛起责任,强力推进全年生态环境目标顺利完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坚决扛起历史责任,以铁肩担当的精神抓好污染治理,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坚持要素协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不断增强要素治理联防联控攻坚合力,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以“一个核心、一条主线、两大重点污染源减排”为目标,推动各项大气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要以“问题导向、沟通协调、抽查考核、保护监管”为抓手,以抽查考核为指向,督促街道加快开展涉水面源整治各项工作;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法定义务;在固废污染防治方面,要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在工业园推行“危废共享仓”,持续推动医疗废物智慧化管理,探索医疗废物贮存间智能化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持续完善企业碳标识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新一批企业“碳标识”及产品“碳足迹”工作,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考核。统筹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治污保洁、年度污染减排考核等各项考核任务,强化形势分析和评估,充分发挥督察“指挥棒”作用,全力以赴推动考核工作有序开展。提升“两山”建设水平。完成龙岗区“两山指数”技术评估,开展“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调查,测算绿水青山分指数、金山银山分指数、长效保障分指数和“两山”综合指数,为提升“两山”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坚持最严标准,全力织密环境执法监管网络。提升执法效能。大力推行红外遥感、智慧值守无人机等科技应用,推进对污染源的远程监管、立体监管、全过程监管。增加非现场执法检查占比,提升执法人员“免打扰式”监管能力,不断创新差异化监管和正向激励措施,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精准打击”。不断完善规范化建设。从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科技装备应用、案件查办力度、行政执法监督、执法实训实战”五方面着手,高质量完成规范化示范建设工作。全力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紧盯总量增幅风险,紧盯存量问题纠纷。对生态环境领域发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判分析,高度关注扬言案件、舆情问题、邻避项目等折射的“弱信号”,加大重复信访专项治理,推进领导包案案件、环境信访积案类案件全部化解,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坚持优质服务,全面打造环境多元共治平台。深入推进合规建设。制定环保合规指标体系,推进合规评价与环保监管互融互促,形成政府、企业、行业联动机制。完善分级激励措施,切实惠及企业,提高企业的合规意愿和合规参与度、获得感。继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跟踪“绿色撑企20条”“促高质量发展18条”落实情况,统筹协调各单位按计划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开展环保体检工作,2024年内为100家企业及多个重点项目提供环保体检服务。持续做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改革工作。认真总结园山、龙岗、龙城、宝龙(宝龙科技城除外)街道区域环评成果经验,继续抓好平湖、坪地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管理清单管理,推动布吉、吉华、坂田、南湾、横岗街道完成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成果文件编制工作。
坚持政治引领,切实增强生态环保铁军战斗力。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善始善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龙岗管理局各支部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环境,为推进龙岗区生态环境改革提供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