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0日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4年上半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持续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排头兵为目标,全力推动双碳示范、污染防治、监管执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实。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多管齐下”攻坚污染防治推动辖区环境质量提升

  1.制定“1+2+3+5”攻坚体系打造精细“治气”模式。以《龙岗区2024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为核心,以《龙岗区2024年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方案》《龙岗区坪地街道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2024年度治理试点方案》两项专项方案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形成“1+2”攻坚方案。在扬尘治理方面以“三个强化”整治提升扬尘治理,在VOCs方面“五个一批”助力VOC精准减排,形成“1+2+3+5”治气模式。一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精准减排。持续落实VOCs排放量滚动核算,加快推动低挥发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指导企业实施源头替代。推动各重点工业企业和涉VOCs工业企业编制VOCs深度治理方案、实施治理措施并开展分级管理,开展典型VOCs中小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形成台账清单。二是全面推动NOX排放控制,落实机动车人工路检,油品检查,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年检机构开展现场检查等多项NOX排放控制措施,对不合格车辆和存在违法行为的年检机构均已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三是全面加强扬尘管控。工地扬尘方面,形成印发方案-会议研究-组织培训-签订承诺书的全过程工作链条,组织召开龙岗区2024年工地扬尘整治启动大会,举办工地“开工第一课”,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责任,推动扬尘工作常抓不懈,形成监管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道路扬尘方面,坚持科技引领,通过无人机航拍与道路扬尘监测车双重科技合力开展道路扬尘走航监测与重点污染道路污染溯源排查工作,今年以来累计走航5002.6公里。四是加强污染天气精准应对。及时分析预警并落实减排措施,今年以来共启动2次8天大气污染强化减排工作。

  2.落实“五点发力”攻坚抓手巩固“治水”成效。以考核为抓手,坚持科学分析,从河流水环境、入河排放口、涉水面源污染、饮用水源地监管、地下水污染防治五大着力点出发,以点带面进一步巩固辖区水污染治理成效。一是在河流水环境方面,以预警督办为着力点,坚持上下协调联动,督促区责任单位及时排查并分析水质异常原因,持续开展河流水环境下沉督办工作,发现问题均已及时转办并督促整改。二是在入河排放口监督管理方面,以“一口一策”为着力点,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问题排放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按要求加快整治工作。三是在涉水面源污染长效治理方面,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龙岗区污染防治攻坚办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随机抽查、及时通报、限期整改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抽查交办23个问题,完成整改19个。四是饮用水源地监管方面,以常态化排查+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开展常态化饮用水源地排查,制定并印发《2024年龙岗区饮用水源保护“雨季行动”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五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以实时监测为着力点,重点做好考核点位水质监测和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监测工作,截至目前,一季度坪西社区花园老屋球场水质达Ⅳ类,达到考核要求。

  3.坚持安全高效攻坚理念稳步推进各项“治土”措施。印发《龙岗区2024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龙岗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辖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监管,开展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组织召开16场次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专家评审会。主动靠前服务,积极配合推进辖区三棵松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2024年上半年,龙岗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4.构建多元共治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无废”建设。强化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统筹,率先编印全市首套七类固体废物部门监管职责,夯实多元共治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工业园工业垃圾“集中暂存、集中收运”成果。2023年以来,龙岗区已推动285个工业园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暂存、集中收运。推动医废管理“数字”服务,推行“一键预约收运”、智能称重。优化预约收运分级规则,针对营业正常、产废量稳定的产废单位实现“一键预约”。

  (二)“多措并举”引领低碳示范擦亮“两山”基地金字招牌

  1.积极打造双碳工作示范样板。积极推进企业碳标识体系应用与拓展,举办企业碳履约与碳足迹培训讲座,开展企业“碳标识”及产品“碳足迹”调研工作。印发《龙岗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4年行动方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及时总结辖区双碳先进工作经验,深入挖掘双碳潜力,积极组织龙岗区前三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报送上半年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支持有关单位探索推进EOD开发模式,协助做好红花岭矿坑和横岗南片区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2.持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全面启动龙岗区2023年度示范区和“两山”基地保誉工作,完成21项示范区指标、25项“两山”指标2022-2023年度指标值测算及达标评估,总结“两山”转化经验并编制2022年、2023年度“两山”建设工作总结,科学启动2024年度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年度计划编制。

  3.深入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是统筹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高标准完成2023年度市级考核工作,高质量开展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系统编制《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高规格做好污染减排、治污保洁等考核相关工作。二是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完成2023年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编制《龙岗区2024年度生物多样性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进校园宣教活动。

  (三)“多维联动”强化监管执法助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1.执法效能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利剑八号”行动共出动29958人次,检查企业13911厂次,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4宗(其中不予处罚15宗),处罚金额268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宗,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立案数1宗。立案全市首宗“两打”案件(中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编造虚假检测数据案)。深入夯实执法“局队合一”,新创“科所结对,所所联动”执法协同作战模式,积极开展科所长讲堂执法业务培训,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基层监管水平。深化与公安、市监部门等部门沟通衔接,“双随机、一公开”发起或参与部门联合执法80家次,联合执法占比23.7%。协同推进执法监管合力。

  2.环境信访稳扎稳打。建立“方案先行、业务强化、科技赋能、渠道畅通”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体系,推动2024年环境信访平台总量同比下降25%以上、民生诉求平台总量同比下降30%以上的目标落地见效。编制形成《环境信访资料汇编》,结合信访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规范业务开展。充分运用生态环境无人机对量较大工地开展持续一周的非正常施工时段巡查,安装移动式在线监控视频平台实时掌握工地监管情况,有效解决“施工噪声”环境信访突出问题。并在信访投诉热点小区安装“环境电子哨兵”,提前预警,有效压降信访投诉。完善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建设、增强“局长信箱”案件吸附能力,畅通群众诉求服务渠道,充分相应民意。2024年累计受理环境信访平台投诉1176宗,同比下降59.67%,阶段性达到信访总量控制目标(市局任务要求下降25%),下降率暂列全市第二。民生诉求案件满意率为100%,满意率全市排名前列。

  3.风险防线全面夯实。修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规定》,完善《龙岗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了《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资料汇编》,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四类分级管控体系,并常态化对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分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精细化管控,防范化解重大环境风险。深化东部环境应急联防联控合作。将合作领域拓展至“海陆统筹”联合应急、智慧应急、突发辐射事故和核场外应急等领域,细化“党建+”环境应急合作模式,探索环境应急联防联控新模式,逐步提升整体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组织“1+6+3”突发环境事件桌面盲演,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和配合作战能力。妥善处置平湖街道凤安路涵洞桥旁河道水体颜色异常事件,圆满完成首轮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

  (四)“多元施策”优化高质量发展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氛围

  1.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自身职能出发,深挖服务内涵。制定并印发《龙岗区2024年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方案》,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全覆盖。定期跟踪“绿色撑企20条”、“促高质量发展18条”落实情况,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2.积极推动环保合规建设。针对注塑、印刷行业的近200家企业开展环保合规调研,进一步细化、完善环保合规指标,制定“通用+行业+减污降碳”三级指标体系,探索科学判定企业合规水平的分级评价机制,制定1+3制度体系,细化环保合规评审流程。

  (五)“多重发力”深入推行环保宣教工作当好生态文明传播者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宣传引导,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构建全民行动体系。成功举办龙岗区2024年六五环境日,不断扩大环保宣教品牌影响力。与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推出龙岗区生态文明教育共建机制,以推动构建2个“一批”3个“系列”文明教育课堂体系。首发两本生态文明科普读物,以儿童视角普及“低碳、零碳”的概念、以龙岗区“山环水润”的生态格局为背景,展示龙岗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携手龙岗法院与龙城街道搭建“政府+企业+居民”沟通交流平台,揭牌成立龙岗环境资源多元化调解中心,用小窗口解决群众家门口大问题,以更加专业、高效、公正的服务开拓环境资源纠纷调解领域新局面。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攻坚,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大气污染防治。将以“一个核心、一条主线、两大重点污染源减排”为目标,推动各项大气指标达到考核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浓度为核心,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工作。

  2.水污染防治。以“问题导向、沟通协调、抽查考核、保护监管”为抓手,针对惠州三河来水异常问题,定期梳理水质情况,及时发文惠州生态环境部门协调极大水污染治理以及工业企业监管力度。联系协调区水务局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全覆盖,从源头减少雨污混流。以抽查考核为指向,督促进度滞后的街道加快开展涉水面源整治各项工作。持续加强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工作。

  3.土壤污染防治。一是持续开展建设用地环境监管工作,加强(疑似)污染地块现场检查和监督检查,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开发利用。二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统筹推进全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法定义务。三是继续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市生态环境局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辖区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项工作。

  4.固废污染防治。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巩固与各固废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压实各部门责任。建立联合巡查机制,整治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混投混运”问题;在工业园推行“危废共享仓”,促进企业成本与风险“双降”、权益保障“一提升”。持续推动医疗废物智慧化管理,探索医疗废物贮存间智能化建设。

  (二)促发展,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1.双碳工作。一是持续完善企业碳标识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新一批企业“碳标识”及产品“碳足迹”工作,指导帮扶企业申报相关试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是督促118家重点排放单位做好2023年度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三是积极跟进红花岭矿坑和横岗南片区EOD项目进展情况,后续根据有关单位的需求做好指导与沟通协调工作。四是持续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建设,指导优秀项目开展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申报工作。

  2.生态文明考核工作。统筹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治污保洁、年度污染减排考核等各项考核任务,制定印发各级考核工作方案,强化形势分析和评估,细化分解任务,充分发挥督察“指挥棒”作用,全力以赴推动考核工作有序开展。

  3.“两山”基地建设。印发《龙岗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2024年度工作计划》,完成龙岗“两山指数”技术评估,开展“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调查,测算绿水青山分指数、金山银山分指数、长效保障分指数和“两山”综合指数,为提升“两山”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三)严执法,全力织密环境执法监管网络

  1.致力实现效能型执法。围绕各项重点任务,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大力推行红外遥感、智慧值守无人机等科技应用,推进对污染源的远程监管、立体监管、全过程监管。增加非现场执法检查占比,提升执法人员“免打扰式”监管能力,并依托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差异化监管和正向激励措施,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精准打击”。

  2.不断完善规范化建设。从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科技装备应用、案件查办力度、行政执法监督、执法实训实战”五方面着手,高质量完成规范化示范建设工作。提前部署我区执法大练兵相关工作,全面提升我局组织能力及执法水平。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体系。印发实施《龙岗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环境安全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召开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培训,并举办2024年度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比试活动,不断提升龙岗区环境安全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4.全力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紧盯总量增幅风险,围绕投诉总量控制目标,全面梳理研究噪声、废气领域重点个案化解工作机制,以一个问题带动一批问题解决,提高初件办结化解率,降低重复投诉率,确保投诉量逐月下降。紧盯存量问题纠纷。对生态环境领域发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判分析,高度关注扬言案件、舆情问题、邻避项目等折射的“弱信号”,加大重复信访专项治理,推进领导包案案件、环境信访积案类案全部化解,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四)优服务,全面打造环境多元共治平台

  1.深入推进合规建设。印发环保合规指标体系及1+3制度文件,推进合规评价与环保监管互融互促,解决部分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政府、企业、行业联动机制。完善分级激励措施,切实惠及企业,提高企业的合规意愿和合规参与度、获得感。

  2.继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一是跟踪“绿色撑企20条”“促高质量发展18条”落实情况,统筹协调各单位按计划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二是持续开展环保体检工作,2024年内为100家重点项目及企业提供环保体检服务。

  3.持续做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改革工作。按计划于7月底前,组织开展园山、龙岗、龙城、宝龙(宝龙科技城除外)街道区域环评成果报送至市人民政府区域环评审查组审查相关工作。12月底前,平湖、坪地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管理清单经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推动布吉、吉华、坂田、南湾、横岗街道完成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编制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